第D11版:消费现场

“神药骗局”直播间谎言几时休

  近年来,随着直播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网红通过直播平台推销产品,其中不乏一些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商品。
  “吃一粒就能掉秤。”“一天三斤、无效退款。”在主播声嘶力竭的卖力宣传下,太原市的王女士下单了一款名为“一粒瘦”的减肥产品,快递刚刚到货,还未来得及拆包装的王女士发现,她购买“一粒瘦”的直播间已被封禁,那日以“家人”自居的网红徐某已经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减肥神药添加利尿剂

  如果说王女士的遭遇还算幸运,那其他已经使用过“一粒瘦”的消费者就显得令人唏嘘。网络上,“一粒瘦”产品的评论区内,不少消费者反馈了使用后的感受及症状。一些消费者表示,使用后出现了呕吐、口干、小便增多等诸多问题。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一粒瘦”被检测出含有处方药成分苄氟噻嗪。资料显示,苄氟噻嗪是一种利尿剂,属于处方药成分,主要用于治疗水肿,但需要遵医嘱定量服用。如果过量服用,很容易损害人体健康,导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疾病的发生。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一病区主任医师郭志芹告诉记者:“苄氟噻嗪这种药物通过强制排水造成‘减重假象’,长期服用严重时可引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尽管出现了“一粒瘦”这样的问题,但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售卖减肥药的直播间内依旧火爆,主播们依旧延续着夸张的话术,卖力宣传。

消除结节反至结节增大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云南昆明的马先生因患结节,在直播间内刷到主播推销的一款除结节胶囊消除结节成功率达98%,便产生了兴趣。随即按照推荐下了单,花1065元购买了9瓶胶囊。9个月后胶囊吃完,马先生的体检结果显示结节没有消除,甚至肺上结节还增大了。
  经过多方了解,马先生才知道自己在直播间购买的只是保健品,并非能起到治疗作用的药品。他试图联系商家和平台进行维权,却遭遇层层障碍。“商家让我提交体检报告,他拖了几天,又说公司管理层审核不符合要求。”
  在网络投诉平台上,直播间虚假宣传类的维权案例不在少数,但大多数消费者都面临维权困境。“主播已离职”“商家注销”等手段成为了不法分子逃避处罚的招数。根据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直播带货投诉解决率不足11%。

多方共治让直播乱象无处遁形

  山西硕明律师事务所的梁益律师告诉记者,由于直播内容属于动态、实时、海量的,平台难以做到事前审查,应当通过技术手段监测或抽测。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从非法生产、销售等环节入手,加大对违规生产企业、直播间运营者及主播的处罚力度。通过与平台开展技术协作,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构建多层次执法体系。
  梁益指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多关注、学习健康知识,媒体部门应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消费者在遇到健康问题时,首先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在购买保健品时,也要明确自身需求、咨询专业人士、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今,不少老年人沉迷直播,老年人也成为了遭遇网络消费欺诈的主要群体。沉迷直播间问题背后,也凸显出老人的情感需求。子女和社会应一起为老人在网络世界筑起防线。
  梁益表示如果在消费过程中确实遇到了纠纷,消费者要注意准备好证据,包括交易记录,如订单编号、交易时间、支付凭证等,以便证明购买行为的发生。同时也要保存好聊天记录,与商家的沟通记录,如果与商家协商无果,可以向购物平台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拨打12315热线投诉。如果仍然没有得到结果,消费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本报记者曹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