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7版:消费前沿

中转式旅游:见缝插针的探索之旅

  • 游客在大理中转期间游玩

  • 游客在西双版纳中转期间骑行

  •   对很多人来说,用旅行塞满假期,是让自己放松最好的方式。但是,每逢节假日,机票都会迎来价格高峰。为了节省成本,许多年轻人发现了一种更具性价比的出行方式——“中转式旅行”。
      中转式旅行,顾名思义就是不选直飞航班,选更便宜的中转航班,利用飞机转机时间,既多玩一个地方,也省了一部分机票钱,加量不加价。在中转的时间里去附近尝一尝当地美食,相当于多了一次免费旅程,是不是很划算?

    转机时间内“紧急出游”

      据社交平台热点综合分析,去年下半年开始,这种购买中转机票在转机时间里抓紧打卡的旅行方式悄悄流行。对于想要旅行却因为机票价格过高而苦恼的年轻人来说,“中转式旅行”,在目的地、价格和时间的不可能三角里提供了一种新的答案。
      去年,“特种兵”们为了省钱,通宵达旦乘坐夜班火车,越野拉练般穿梭于各大景点。今年,“中转战士”们坐最便宜的中转航班,将中转城市作为新的旅游目的地,策划一场既不影响旅行本身又能充分利用资源的“一鱼多吃”。
      这种旅行方式具有几个前提,首先,航司会在特定时期提供优惠的中转票价,让游客在不牺牲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旅行成本。其次,中转停留时间通常在4小时以上,这对于游客来说有很大吸引力。很多人表示:“即使在这段时间里去附近尝一顿当地美食,也算是没白来。”与前往一个目的地的旅行相比,中转相当于多了一次免费额外旅程,增加的目的地可以看作额外收获的一日游。
      中转式旅行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旅客往往可以通过“分段购票+旅游中转”模式,破解假期“一票难求”困境,同时中转票的价格也会比直达票通常要便宜,降低出行成本,满足了群众“经济出行”与“错峰旅游”的双重需求。其次,广泛带动旅游经济。希望只是被路过的一些城市,能抓准机会,进一步激活了二、三线城市文旅资源,无论是酒店预订量还是餐饮、景区的收入都能够有所增加,让这些城市能够带动“过路经济”向“目的地经济”升级。另外,充分满足个性需要。票价低廉,时间灵活,符合部分旅客的需求,尤其是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或者时间充裕的游客。这也是一种创新的出行方式,符合当前绿色出行、错峰出行的倡导。
      李女士在不久前去西双版纳的旅游中也尝到了中转旅行的“甜头”,“在买机票的时候,我发现从西双版纳回太原中转昆明的机票,比直达机票要便宜四五百元,但中转时间有将近一整天,这样的话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中转的这段时间在昆明玩一天,既省钱又增加了一天的新体验。”李女士表示,她还正在计划下一次的旅游,从兰州飞往郑州中转拉萨的行程,她说:“因为是夜班中转,兰州机场提供中转免费一晚住宿,可以玩两天。”

    “实惠”让中转机票开始吃香

      除了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游客外,还有一些真正热衷于“中转航班”的群体。机场打卡爱好者,也被称为“飞友”,他们乐于在休息时间探访、打卡不同机场。
      中转旅行机票为什么会如此便宜?联程机票意味着旅客在同一架飞机上,经过中途在第三地的短暂停留,旅客需下飞机稍作休息,然后再次登上同一架飞机;而中转机票是航空公司之间或独立航班通过中转方式抵达目的地的旅行方式,从A地前往B地,可能需要通过两个或更多航班的衔接来完成旅程。通常情况下,中转航线都是在淡季或是原本客座率较低的航线上,因为会在中途停靠,也会大大提高客座率。除了价格便宜,中转旅行中还有很多隐藏服务。比如,国内许多航空公司都提供中转餐食服务,即使不离开航站楼,也能品尝到当地美食。而且,有很多航空公司提供中转住宿服务。各大航空公司会在部分城市提供免费的中转酒店住宿。通常情况下,对于深夜中转的旅客,机场附近酒店会提供一个免费床位,即标间中的一张床,这也天然切中了看重性价比的旅客。
      付女士在经历了去年春节返程机票飞涨后,今年提前做攻略,最终选择了太原出发中转厦门落地三亚的机票,票价比去年少了将近两千元,“因为我喜欢美食,所以这次在厦门中转17个小时,我选择在中山路和八市附近逛逛,吃了一些当地美食,在步行街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次中转真是极具性价比,既省了钱又多体验了一个城市,下次我也会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攻略。”
      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说:“在中转机场停留数小时就相当于半日游或一日游,比普通周末的一日游更未知,与其说喜欢中转,不如说是喜欢中转旅途中收获的新鲜感。”一方面,中转旅行的流行反映了大家对个性和旅行探索的追求。另一面,每个人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旅行本身也许不必过于严谨,适度走点弯路,也许会带来全新的沿途体验。
      但不得不说,这种新兴旅游模式往往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比如中转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能否应对突然增加的游客等等。所以,考虑到近年来国内机场、高铁站建设的持续铺开,如何让大城市的旅客主动选择以周边中小城市作为“中转站”,是对中小城市的文旅市场策划和基础交通设施配套水平的一场考验。

    本报记者孙煜坤 文/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