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猛 罗海燕 井晓宁 白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依托亳州悠久的中药材贸易传统,努力将亳州打造成为“世界中医药之都”。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举措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策略,亳州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剖析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优势,并提出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多次就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亳州市拥有1800多年的中医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无疑是其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牢固基石。在此基础上,亳州不断探索中医药产业的创新之路,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如构建华佗中医药大数据模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为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赋能,实现传统中医药产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的“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论述,亳州市通过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支持知名药企扩大投资规模、深化产学研合作等多元化手段,推动中医药制造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同时,亳州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进程,从源头上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升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亳州市积极响应号召,致力于大幅拓展中医药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全力扶持中医药外贸企业在海外建立销售网络,同时紧紧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契机,积极推动企业深入开发国际市场。截至2024年,亳州已连续成功举办了40届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通过这些平台,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亳州市做好中医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这些重要论述,亳州市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产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为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筑牢坚实基础。
二、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优势
(一)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亳州是神医华佗的故乡,其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华佗在此地开辟了中华大地上第一块药圃,为亳州的中药材种植奠定了基础。华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及发明用针灸医病的先驱者、创始人。《后汉书》《三国志》均曾为华佗立传,且详细记载了华佗的医术及医案,对其评价颇高。华佗在医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为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二)中药产业基础雄劲
亳州作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2023年,亳州全市中医药流通贸易额1380亿元,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占全省的81%、全国的10%,业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亳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药都”,中医药产业优势显著。
首先,亳州市种植的中药材种类繁多,涵盖全国常用中药材的大部分品种。其次,亳州市在中医药加工制造领域孕育了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中药企业,这些企业在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饮品等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与管理经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亳州市现拥有中医药康养产品2000余种,养生花茶生产企业产量、销量均占全国70%以上,连续5次获评全国“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
(三)强化政策及人才支持力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家关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部署,安徽省高度重视亳州中医药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彰显出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坚定决心与强大执行力。
在政策规划引领方面,安徽省委、省政府专门为亳州量身定制了《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推动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亳州市积极行动,也陆续印发、颁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加快亳州中药材市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亳州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三年实施规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为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提供了遵循指导。另外,亳州市政府出台了《亳州市支持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该政策文件包含促进药业企业创新驱动效能提升、促进药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医药及大健康类商贸业提质扩容等诸多详细支持内容。
在人才引进培育方面,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譬如,推行中医药产业人才专项引育计划,密切关注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及中成药等领域的人才短缺状况,并据此编制急需与紧缺人才名录,面向全国范围吸引中医药产业的高端人才及稀缺人才。通过实施技能人才“校企定制”培养计划,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开发、组建师资队伍、建立实习基地,为中医药产业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亳州市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成员,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与沪苏浙地区的合作交流,在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托长三角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经验,亳州市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为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三、亳州市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策略
(一)强化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
亳州市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工作,通过资源普查、分类摸底和申报建库等一系列举措,对符合条件的道地中药老字号品牌、独特技艺进行非遗项目申报。在中医药文化保护方面,亳州市修缮并保护了花戏楼、华祖庵、北关历史街区等中医药文化遗存,同时打造了亳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华佗百草园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场景。亳州市还注重数字化保护,成立了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并运用VR等现代技术推动中医药文化资源实现可视化,创建了亳州数字非遗馆,为公众提供了更加直观、便捷的中医药文化体验。
在学术传承方面,亳州市系统整理了中医药历史、文化、流派、人物等资料,通过多种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同时,亳州市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康养品牌,精心研制了华祖焖鸭、古道芍花鸡等亳州十大药膳,重点打造了亳州养生会客厅,推出了五禽戏传习体验、华佗夹脊穴理疗等服务项目,实现了中医药文化与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推动药旅融合,制定了“神医华佗”中医药康养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并成功创建了华佗故里中医药文化基地等5家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此外,亳州市还获批成为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2023年,亳州市成功获批设立省级“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规划编制《亳州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等举措,加强中医药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提高中医药在城市发展中的辨识度。
(二)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亳州市已成功构建了一个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物流贸易、保健医疗服务以及科教研发等多环节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综合体系,汇聚了上千家药企、十万余名药商以及数百万名药农的共同努力,形成了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截至目前,亳州市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212家,更有70余家全国知名及医药行业百强企业相继在此扎根落户。
作为华佗故里,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蔚为壮观,总面积超过120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40多万亩。2024年,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2102.6亿元。在此基础上,亳州市政府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质量提升工作,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加速中药材绿色种植园区的构建,以期全面提升中药材的安全性。同时,政府还致力于促进中医药制造业的升级,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支持知名药企扩大投资、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现有平台发挥作用等措施,促进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提质增效。在拓展中医药流通渠道方面,政府着力升级流通服务设施,规划并建设现代化大型中药物流中心,大力推进中药材商品规格、信息编码、仓储物流等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此外,政府还积极搭建国际中药材互联网交易平台,以进一步提升亳州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功能。这些长远规划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建设明确了目标与路径,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加大对中医药研发的投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聚焦中医药现代化关键技术难题,如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中医药智能制造技术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得力于科技创新的推动,亳州的中医药产业正逐步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
二是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鉴于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与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培训基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亳州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解决“药强医弱”的短板,促进整个产业链条协调发展,对实现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目标具有非凡的意义。
(四)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框架
一是构建中药材全程追溯平台。借助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构建中药材从种植源头到加工、销售终端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对中药材的种子育苗、种植环境、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记录,确保消费者能够通过扫码等方式查询产品的详细信息,实现质量可追溯,增强市场对亳州中药材的信任度。这些数字化发展举措,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的流通效率和安全性,为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强化执法效能。构建并优化中药材市场的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清晰界定监管职责与权限范围。加强监管团队的建设力度,着力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执法能力。同时,加大对假冒伪劣中药材产品的惩治力度,加强对市场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产品质量安全。
(五)加强品牌形象塑造与海外拓展
一是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等机构进行经贸合作,与泰国中医科学院、马来西亚中医总会、老挝传统医药保护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通过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积极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中医药援助和支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二是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挖掘自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如中医药文化节及博览会等活动,旨在向全球展示中医药的非凡魅力与悠久历史。同时,深化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的合作,携手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为RCEP成员国之间的中医药合作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内中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广华佗五禽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亳州)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第一届全国健身气功·五禽戏交流比赛大会,吸引了全球健身爱好者参与,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亳州市在德国、新加坡等地设立了中医药海外中心,作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技术的前沿阵地;还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中医药机构共同开展了科研项目和服务活动,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是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鼓励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投入,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举办品牌推广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如ISO质量体系认证、欧盟药品GMP认证等,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品牌。
四是积极支持药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四、结束语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亳州市凭借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雄厚的产业基础、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在中医药文化弘扬、高质量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推进及国际化进程等多个维度取得了瞩目的成果。然而,在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征途上,亳州市还面临着多重挑战。亳州市应继续坚持“以药立市”的发展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强化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等举措,不断提升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应积极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全产业链升级转型,提高中医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推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为世界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基金项目:2024年亳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项目(编号A2024058);2024年度安徽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24CCCX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