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6日,天津市地方标准《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布展规范》于2025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天津市地震科普领域地方标准实现“零的突破”。
该标准结合天津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建设实际,将科普场馆分为综合场馆类、地质遗迹类、科研教育类、培训演练类和其他类等5大类,并逐类明确了布展配置和布展设计,为天津各级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布展建设提供规范性的指导依据。该标准还对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布展内容设置进行了明确,除地震基础知识、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避险等常规内容外,还设置了“历史文化”专栏,向公众普及历史地震灾害、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近年来,天津市持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建设,滨海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先后获评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和认定了国家级、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12所,实现了16个区级行政区的“全地域覆盖”,为推进“防震减灾+全域科普”奠定了重要基础。(黄江林 郭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