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灵石·综合

灵石县鸿森生态农业示范园:构建生态循环农业 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灵石县南关镇师家沟村,一座充满现代气息与生态理念的农业示范园——灵石县鸿森生态农业示范园正悄然崛起,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漫步于南关镇十里南河沿线,一幅春光明媚、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在师家沟村,鸿森生态农业示范园格外引人注目,三座现代化蔬菜大棚构成园区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大棚采用先进生态环保材料搭建,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蔬菜种植的精准化管理。玻璃大棚内,内部构架已基本完工,工人正紧锣密鼓调试照明系统、遮光板等配套设施;两座天桥拱形大棚中,新栽的金香栗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悉心照料,保障其茁壮成长。
  灵石县鸿森生态农业示范园负责人赵志说:“鸿森生态园一期规划阳光玻璃棚一座,天桥拱形蔬菜棚两座,目前,拱形蔬菜棚已经投入使用,长势良好,金香丽贵族南瓜预计6月底能够采收上市,阳光玻璃大棚即将完工投入使用,计划立体种植有机蔬菜。”
  据了解,鸿森生态农业示范园由灵石县鸿森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与山西农大设计规划研究院、晋中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企业携手合作。项目分两期推进,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落成。示范园创新采用大棚种植与土地集约化生产结合模式,融合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致力于打造灵石县乃至晋中市农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据晋中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企业代表薛宏伟介绍,从棚的模式来看,玻璃温室大棚借鉴了日本和云南最实用、采光度比较好、最先进的智能化一体玻璃温室,里面做一部分育苗,满足灵石老百姓栽种,提供新品种、新模式;另一半属于立体栽植的无土栽培,把新科技和新理念带给灵石人民,提高灵石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在这个农业生态园区,国家农高区和山西农业大学对接以后,是以种植、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化的生态农业,简单来说就是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以这种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满足灵石生产和生活需要。河的对岸搞一些民宿,还有休闲农业,从种植到养殖,销售到加工,属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三产融合或者说是多产融合的模式。
  在园区大棚主体工程另外一侧,百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宛如金色海洋,花香四溢,引得蜂飞蝶舞,尽显春日生机。在生态园河对岸,同样是一派生机勃勃、繁忙有序的劳动场景,艾草、黄芩等中药材蓬勃生长,工人们全力推进农田地力改造提升与鱼塘新建工程。(徐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