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融媒体中心 刘倩君
在这个被智能手机重塑传播格局的时代,传统媒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作为北部湾畔重要的地市级媒体,防城港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恰似一面镜子,折射出地方媒体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困境与机遇。本研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探讨,而是选择深入解剖这只“麻雀”——通过对其阅读数据的系统分析,我们试图找出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传播密码。
当微信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二生活空间”,地方媒体的公众号运营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话语权的重塑。防城港电视台的公众号,既要当好党和政府的“传声筒”,又要做好百姓生活的“服务台”,这种双重身份在新媒体环境下显得尤为吃重。但现实情况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用户指尖轻轻一滑就可能错过精心制作的内容。我们的调查显示,该公众号虽然保持着稳定的内容输出,但阅读量始终在某个区间徘徊不前——这个现象绝非个例,而是地方媒体普遍面临的“天花板”。
一、防城港电视台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概述
防城港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目前总用户数5.3万。自2017年上线以来,不断发展,吸引了大量本地及关注防城港动态的用户群体。公众号日常内容丰富多元,涵盖时政新闻,及时传递城市发展动向与政策方针;民生报道,聚焦市民生活点滴、解决民生难题;文化旅游,挖掘防城港独特的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生活服务,提供实用的生活小贴士、便民信息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表现形式单一:长期以传统的文字搭配图片以及新闻视频的形式呈现内容,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盛行的当下,这种单调的形式显得格格不入。视频内容稀缺,互动性内容更是凤毛麟角,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阅读喜好。
2.用户互动不足:评论区鲜少有人留言互动,即便发布热门话题,回应者也寥寥无几。用户参与感缺失,导致公众号与用户之间难以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与忠诚度。
3.传播渠道有限:主要依赖公众号自有粉丝群体进行传播,在其他社交平台、资讯平台的推广力度不足。信息传播局限在相对固定的小圈子内,难以实现破圈传播,触达更广泛的潜在用户。
二、防城港电视台微信公众号阅读量提升策略
(一)内容优化策略
1.深耕本地特色:防城港边海交融的地理优势、还有京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新闻富矿。比如我们可以策划系列报道,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京族哈节从传统仪式到现代传承的演变过程;走进熙熙攘攘的边贸市场,听商户们讲述他们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内容,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好素材。
2.聚焦实用信息:老百姓打开媒体,很多时候是想获取有用的信息。可以增设天气预报板块,每天定时推送精准的天气情况;及时更新交通出行信息,公交线路调整、道路施工等消息;还有民生政策解读,像医保改革、购房补贴这些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要用大白话讲清楚,让大家一看就懂。
(二)形式创新策略
1.拥抱新媒体技术:现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地方媒体必须主动拥抱变化。比如多尝试H5互动页面,做个“防城港历史文化知识问答H5”,把严肃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互动游戏;多开展直播活动,不管是热闹的旅游节庆,还是精彩的文化演出,都可以通过直播让观众身临其境。
2.精研版面设计:采用简洁明了的模块化排版,将不同类型的内容清晰划分区域,突出重点内容。合理控制图文比例,文字控制在300 - 500字,搭配3 - 5张高清、契合内容的图片,优化阅读体验,提高用户阅读完成率。
3.创新标题制作:运用“热点关键词+数字+悬念”的标题公式,如“防城港在这项改革中领先全省,5大举措你知道几个?”结合当下热点话题,设置悬念,激发用户的好奇心与点击欲望。同时,避免标题党,确保标题与内容相符,维护公众号的信誉。
(三)互动增强策略
1.多元线上活动:定期举办“我眼中的防城港”摄影大赛,鼓励用户分享自己拍摄的防城港美景、人文风情照片;开展“我为防城港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集用户对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的建议,增强用户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
2.优化评论互动:安排专人负责评论区管理,及时回复用户留言,解答疑问,对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重视与回应。设置“小编有话说”环节,针对热门话题与用户展开对话,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提高用户二次访问率。
3.开发互动功能:在文章中增设投票环节,如“你最喜欢防城港的哪个旅游景点”;设置问答模块,普及防城港的历史文化知识;定期举办抽奖活动,用户参与互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赢取本地特色纪念品,激发用户互动热情。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防城港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线上窗口,应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持续创新传播方式,强化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新媒体浪潮中站稳脚跟,为防城港的发展贡献媒体力量,也为其他地方媒体的新媒体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