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盂县上社镇中学紧盯增投入、保安全、严监管、建机制、优服务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校园餐”规范、高效、安全、营养新路径,把校园餐做成“放心餐”“营养餐”“幸福餐”,为学生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学校以问题为导向,把G6记账系统改进为“智能电子管理账本”,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食堂管理流程,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高适配的食堂食材管理路径。
全流程数据化管控,筑牢食安防线。食堂管理人员每日实时录入食材采购明细、出入库数量等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凭证,单笔登记时间压缩至5秒,日均处理效率提升8倍,减少手工漏记、错记风险。入库时记录食材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单价、数量等,未完成登记的食材禁止进入加工环节,规避“先使用后补单”等违规操作。
营养数据驱动菜谱优化,精心精准备餐。通过管理流程数据分析学生每日食材摄入量,生成食堂就餐人员人均统计表。校方发现牛肉消耗率不足40%、胡萝卜剩余量常居榜首后,将牛肉改良为学生更接受的番茄炖牛腩,把胡萝卜切丝与猪肉混合制成馅料,菜式调整后两类食材浪费率大幅下降,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动态调整菜谱,如冬季增加山药、萝卜等温热食材,春季主推菠菜、豆芽等时令蔬菜等,优化荤素比例,学生营养达标率从68%提升至89%。
数据透明化重塑家校信任,合力守护健康。学生食堂每月用餐结束后,及时核算本月收入和支出,于次月初在学校食堂公示栏、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微信群,公示上月食堂各项收入及各类支出,并召开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食堂监督管理委员会座谈会,详细说明情况,研究部署本月食谱及各项工作。
盂县上社镇中学的实践证明,农村学校无需依赖高投入技术平台,而是紧扣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数字化工具,通过数据留痕、智能分析、透明公开的组合拳,既能破解食安与经费管理的具体问题,更能以“看得见的治理”重塑家校信任。
赵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