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版:理论

区块链存证在法院民事证据认定中的实践与挑战

  

任丘市人民法院 张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数据成为涉网诉讼中不可或缺的证据形式。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曾长期受到质疑,因为传统的电子数据易受篡改和伪造,难以有效确认其来源和内容的真实性。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点,逐渐被视为解决电子数据真实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并为司法实践中的电子证据认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区块链存证;民事证据;认定;实践与挑战
  一、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的特点与优势
  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保证数据在多个节点的同步存储,且每一笔记录都无法被随意篡改。这使得区块链在存证过程中能够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有效和可追溯。与传统的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模式相比,区块链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因为它不依赖于中心化的公证机构,从而消除了人为干预的风险。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使其在存证过程中不依赖于单一的第三方验证机构,这为电子证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提供了保障。在传统存证模式下,公证机构的资质与操作能力直接影响存证的可信度,而区块链通过分布式共识机制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区块链存证的司法实践
  尽管区块链技术在理论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区块链存证的合法性和适用性尚未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得到充分确立。当前,法院在审查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时,往往依赖于传统的证据规则和司法经验,这导致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在一些民事诉讼案件中,法院对区块链存证的认可度较低,部分原因是缺乏统一的审查标准和明确的法律规定。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并不等于证据的“真实性”,法院在审查过程中仍需要对数据的原始性进行判断。而区块链本身并不解决数据上链前的真实性问题,这意味着法院在接受区块链电子证据时,仍需考察上链前的数据来源和保管过程。
  三、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面临的挑战
  (一)证据审查机制的缺失
  法院在审理涉及区块链存证的案件时,往往面临如何界定区块链存证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问题。由于区块链技术的新颖性及复杂性,司法人员对其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了解有限,导致在实际审查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存证平台的资质、存证过程的合规性等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的法律指引,使得审查标准不一致,不同法院对区块链存证证据的采纳态度也各异。
  (二)上链前数据原始性判断难题
  在存证过程中,如何保证上链数据在生成时的真实性,仍然依赖于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过程的合规性。由于区块链本身无法验证数据在上链前是否真实,法院在审查时仍需依赖其他辅助证据来确认数据的原始性。例如,如果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过程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可能导致上链的数据无法准确反映事实。
  (三)区块链存证不能直接确认权属问题
  在民事诉讼中,数据的权属关系常常是案件的核心问题,而区块链只能证明数据的存储和时间戳,无法验证数据的真正所有者或合法性。例如,区块链存证可以证明某个文件或信息曾在特定时间存在,但不能直接确定该信息是否属于某一特定方。
  四、完善与对策
  (一)完善存证标准与审查规范
  为了提升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的法律效力,必须进一步明确存证标准。这包括对存证平台资质的审查,确保平台具备必要的安全性与公信力[3]。存证过程的规范化至关重要,法院应根据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制定“类公证”审查规范。这一审查机制应重点审查数据上传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以保证数据从采集到存储、再到验证的每个环节均符合法律要求。
  (二)加强对上链数据原始性的审查
  在数据上链前,必须建立严格的数据原始性审查机制。数据的采集、存储和验证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程序和规范,确保上传至区块链的数据真实可靠且符合法律要求。司法实践中,法院应要求相关方提供补充材料,如电子签名或数字证书,以证明数据在上链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技术手段也应得到应用,通过实时监控和审查数据生成过程,以验证数据是否具备足够的原始性。这些措施有助于保证上链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并确保其在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三)推动法律与技术的融合
  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专门针对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的法律法规,为其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确保其合法性、证据效力及程序的规范性。司法人员需要加强区块链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其技术理解和审查能力。法律界与技术界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规范应用,以实现技术创新与法律保障的良性互动,提升司法效率与公正性。
  五、结语
  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作为解决电子证据真实性问题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和法律障碍仍需逐步解决。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框架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区块链存证有望为民事诉讼提供更加高效、公正的证据认定方式,为司法实践带来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炜.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司法适用的困境和规范路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2.
  [2]贺帮朗.我国民事诉讼中区块链电子数据审查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22.
  [3]张星.民事诉讼区块链电子证据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1.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