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节水赋能城市发展 共建绿色生态家园

  5月11日至17日,第34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正如火如荼开展,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为主题,运城这座省级节水型城市再次聚焦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展现出从制度创新到技术实践、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的节水“运城模式”。

制度先行
构建节水型城市“硬约束”

  2020年,市发改委与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出台《运城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方案》,将年用水量500吨以上的679户非居民用水户纳入监管。通过“定额管理+累进加价”,倒逼高耗水企业优化用水效率。
  在规划引领下,《运城市节水专项规划(2020-2035)》明确再生水利用、雨水收集等重点任务,运城市本级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率达46.1%,2706万吨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和工业循环,让“废水”变“活水”。

科技赋能
打造节水设施“升级版”

  走进运城市中心城区,节水细节随处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公园广场的2000余套节水水嘴替换了老旧器具,公共区域节水器具覆盖率达100%;河东街等10条主干道的智能浇灌系统实现100万平方米绿地“滴灌+漫灌”精准灌溉,较传统方式节水30%以上。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
  不仅是公共场所,用水量大的高校也在通过技术改造,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是我们学校自有的污水处理站,有了这个处理站,学校内的污水都可以经过回收处理再利用,大大节约了用水成本。”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内,雨水收集池、中水回用管网与智能监控平台构建起“海绵校园”生态——屋顶雨水经坡度设计汇入下凹式绿地,100亩节水灌溉实训基地采用滴灌、微喷等10余种技术,每亩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至75立方米,节水率达60%。作为全省节水型校园标杆,学院各部门设专职管理员,从宿舍IC卡取水装置到空调冷凝水收集管网,从直饮水废水回收系统到污水处理厂“中水冲厕”,形成“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回用”闭环,学院中水回用率达80%,年节约自来水30%以上。

全民参与
培育节水意识“软文化”

  “咱们平时在家洗完菜、淘完米的水还可以用来冲厕所,重复利用,这些都是咱节水的小妙招。”节水宣传周期间,在运城市眼科医院,市节水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展板、发放节水宣传册和环保帆布袋、现场咨询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生活节水小常识和小窍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知识,推动节水减排、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节水宣传周期间,运城市城市管理局节约用水中心深入中心城区南风广场、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开展节水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显著位置的宣传栏、LED户外显示屏等媒介广泛进行同步宣传,同时还动员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宣传,营造浓厚节水氛围。
  “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变化背后是制度与文化的双重驱动。”市节水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在完善节水制度机制、推广节水器具的同时,加大节水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动员广大市民共同关注水资源,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让节约用水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陈卫 张一宁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