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天天3·15

儿童手表安全新规

为成长筑起“智能防护网”

  • 太原市大南门一电子产品销售门店内陈列的儿童电子手表。本报记者曹翀摄

  •   在校园门口、小区花园、游乐场里,五彩斑斓的儿童手表已成为孩子们手腕上的“标配”。这款集实时定位、双向通话、学习娱乐于一体的智能设备,既是家长们的“安心神器”,也是孩子们的“社交伙伴”。然而,当定位误差酿成“虚惊一场”,当隐私泄露引发“电话惊魂”,当游戏沉迷导致“作业荒废”,当误点支付造成“话费蒸发”,这些本该守护安全的科技产品,却成了悬在家长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犹如一场“及时雨”,针对家长最揪心的痛点开出“药方”,为儿童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划定安全红线,也为千万家庭送上“定心丸”。

    定位通话双保险
    让“守护”不再“跑偏”

      “上周三孩子放学说去图书馆,手表定位却显示在家附近,全家出动找了一个小时,最后发现是定位漂移到隔壁小区!”家长陈女士的遭遇道出无数家庭的心酸。定位不准不仅让家长白着急,更可能延误紧急救援。除了定位不准确,通话隐私泄露也是家长们的一大担忧。“有一次,孩子在手表上和同学聊天,内容却被陌生人听到了。”家长王先生心有余悸地说,“这让我意识到,儿童手表的通话隐私保护至关重要。”
      针对定位与通话安全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明确要求:在定位方面,虽然征求意见稿没有直接规定定位精度,但对手表的网络安全提出了全面要求,包括操作系统安全升级、应用程序安全管理等。这些要求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手表的整体安全性,从而间接提升定位的精准度。
      在通话隐私保护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手表具备密码保护、错误身份鉴别信息锁定等功能。这意味着,未经授权的人员将无法轻易访问手表的通话内容,有效保障了通话隐私安全。
      “定位精准度和通话隐私保护是儿童手表安全的两大核心要素。”网络安全专家郭飞表示,“系统安全是地基,加密技术是围墙,双重保障让定位更精准,隐私更安全。征求意见稿通过加强网络安全要求,为提升定位精准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密码保护、错误身份鉴别信息锁定等功能的提出,也将有效防止通话隐私泄露。这些要求的实施,将让家长们更加放心地让孩子使用儿童手表。”

    防沉迷三重盾
    把时间管理权交还家长

      “孩子为了多玩手表里的‘种菜游戏’,连厕所都戴着手表去!”家长张铭杰的吐槽引发共鸣。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62%的儿童手表用户日均使用娱乐功能超2小时,15%的孩子曾因沉迷游戏影响作息。
      针对儿童手表可能带来的网络沉迷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时间管理三板斧”。电子宵禁,家长可通过手机App设置“可使用时段”,晚上9时后自动锁定娱乐功能,只保留紧急呼叫。时长限额:单日使用总时长可设为1-4小时,超时后除通话、定位外功能全部禁用。应用权限:支持一键关闭特定App,比如考试期间关闭游戏,假期开放学习软件。
      “这比我们口头提醒有效100倍!”家长张女士表示,“通过设置使用时长和应用程序不可用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孩子的使用时间,防止他们沉迷于娱乐功能。现在孩子知道手表不是‘无限畅玩卡’,做作业都主动多了。”

    付费管控四道闸
    守住孩子的“零花钱”

      随着儿童手表功能的增多,付费功能也逐渐成为一些手表的标配。然而,这种便捷性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有一次,孩子不小心点击了手表上的付费游戏,结果扣除了我手机上的话费。”家长孙姚无奈地说,“更糟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还可能利用付费功能进行诈骗。”
      为了防止儿童手表可能带来的付费风险,征求意见稿构建“四重防护网”。设置支付锁:所有付费功能必须设置独立密码或生物识别,且与手表解锁密码不同。限额阀:家长可设置单日/单次支付上限,超限需二次验证。账单明镜:每月自动推送消费明细,大额支出实时提醒。充值禁区:彻底禁止手表端直接充值,所有支付需家长手机端确认。
      “这相当于给孩子装了个‘智能存钱罐’”儿童教育专家武嘉丽老师建议,“家长可借此机会教孩子认识‘数字货币’,培养理财意识。”

    健康安全全覆盖
    从手腕到内心的呵护

      除了定位与通话安全、娱乐功能与网络沉迷、付费功能与经济安全等问题外,征求意见稿还对化学性能、电磁辐射、电池安全等其他安全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在化学性能方面,对儿童手表中的镍释放量、限用物质限量、可迁移元素、限定增塑剂、多环芳烃、短链氯化石蜡等有害物质提出严格的限量要求,从源头上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在电磁辐射方面,要求具有蜂窝通信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应符合GB21288的要求,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电磁辐射的伤害。
      在电池安全方面,要求锂离子电池安全要求应符合GB 31241的规定,同时对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等提出特定要求,确保手表电池的安全可靠。
      科技从来不是“甩手掌柜”,而是亲子沟通的“新纽带”。当大家在手表里设置“家庭群组”,在定位地图上标注“安全区域”,在支付确认时输入密码,这些操作本身就是在告诉孩子:真正的安全,是爸爸妈妈用科技为你织就的防护网,更是全社会永远在线的关爱。

    本报记者王星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