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非法采矿行为屡禁不止,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资源安全、扰乱市场秩序。太原在打击非法采矿的实践中,通过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科技赋能多管齐下,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案。
部门联动是打击非法采矿的坚实保障。非法采矿涉及资源勘查、运输监管、执法惩处等多个环节,单靠某一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奏效。太原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技防体系过程中,自然资源、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协同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利用卫星遥感监测非法开采迹象,交通部门通过智能监控排查非法运输线索,公安部门及时介入处置违法行为,各部门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形成打击非法采矿的强大合力。这种跨部门的高效联动,避免了监管空白与职责推诿,让非法采矿行为在多部门的联合攻势下无所遁形,有效提升了打击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群众参与是打击非法采矿的重要基础。非法采矿行为往往发生在偏远地区,隐蔽性强,单纯依靠执法部门巡查难以全面覆盖。太原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非法采矿监督,畅通举报渠道,激发群众保护矿产资源的积极性。群众身处当地,对周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能够及时发现非法采矿的苗头线索。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相关部门举报,成为执法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群众的广泛参与,不仅扩大了监管覆盖面,还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抵制非法采矿的良好氛围,让非法采矿者陷入“人人喊打”的困境。
科技赋能是打击非法采矿的关键利器。面对非法采矿监管难题,太原引入卫星遥感、智能监控、无人机巡检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了对非法开采行为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卫星遥感如同“天眼”,24小时扫描地表变化;智能监控在重点区域织就“电子围栏”,实时排查异常;无人机则化身“空中骑兵”,突破地形限制,深入偏远盲区巡查。这些科技手段推动监管实现“三大转变”,使监管从被动变主动、从粗放变精准、从零散变系统,大幅降低执法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与质量。
打击非法采矿是一项系统工程,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群众参与筑牢社会基础,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唯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非法采矿体系,守护好宝贵的矿产资源,维护良好的矿业秩序与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太原市东西山林区管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