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为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积极性,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及时排查整治身边的事故隐患,北京、上海、内蒙、甘肃、四川等地陆续公布多个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
北京
为稳步推进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激励从业人员及早发现并报告身边的事故隐患,北京市公布5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5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某公司员工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保洁员临时堆放在大厦北门前的垃圾袋冒烟,可能包含未熄灭的烟头,存在火灾事故隐患。该员工发现隐患后及时向公司进行报告,公司立即安排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并采取灭火措施。由于隐患发现及时,后续处置得当,及时消除了一起火灾事故隐患。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购物卡500元。
案例二:2025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某加油站员工在为车辆加油过程中,发现车辆油箱底部开始漏油,立即向站经理报告并停止加油,经确认后进行警戒隔离封锁,现场员工立即用吸油毡吸附泄漏油品,由于发现及时,有效避免了油品泄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按照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100元。
案例三:2025年2月,北京市顺义区某公司员工在车间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关键部件出现磨损。该员工发现隐患后,立即通过公司事故隐患报告系统进行报告,公司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由于隐患发现及时,后续处置得当,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相关规定,给予该员工表彰和500元奖励。
案例四:2025年3月,北京市密云区某公司员工在日常检查作业过程中,发现防倾倒装置的膨胀螺丝挂钩松动。该员工发现隐患后及时向公司进行了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该公司立即安排有关人员检查并更换新型挂钩。由于隐患发现及时,后续处置得当,及时消除了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隐患。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50元。
案例五:2025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某公司员工在夜间巡视施工现场过程中发现一层施工没有配备灭火器,存在安全隐患。该员工发现隐患后及时向公司进行报告,公司立即安排有关人员检查并清理易燃物品,同时现场配备灭火器、水桶、沙子等消防设施设备。由于隐患发现及时,后续处置得当,及时消除了一起消防安全事故隐患。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500元。
上海
上海市统一部署推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围绕“人、机、物、环、管、文化”等各方面基本要素,指引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和员工及时发现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切实把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作为新时代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性、改革性举措,持续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提质增效。
案例一:2024年7月4日,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变电运维浦东中心员工收到三林变电站4号主变C相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异常告警,该站点作为上海500千伏环网重要节点,一旦发生主变缺陷,既可能影响本市部分区域正常用电,也可能导致外省市来电入沪发生中断。该公司立即采取措施,利用连日高温中的间歇期,组织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开展4号主变C相本体的调换工作,仅用时13天即完成抢修,确保迎峰度夏顺利完成。公司对及时发现处置该重要隐患的相关单位、个人共计奖励10万元。
案例二:2024年8月,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管理工程师通过自编预警逻辑监控模型,发现B-324F飞机左发金属屑预警,累计数量达6片,接近警告触发条件。公司迅速调整航班并监控,航后检查确认M50轴承材料损坏,及时更换发动机,避免了空中停车和不正常航班。同年9月,B-32D5飞机左发再次触发预警,金属屑数量上升至16片,触发ECAM警告,及时排故后未造成安全后果。发动机管理工程团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资源,提前预测轴承失效,确保飞机安全,是春秋航空双重预防机制应用的典型案例。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给予发动机管理工程师团队6000元奖励。
案例三:2025年1月,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巡检人员李某,在途径污水池时发现污水工正站的污水池井盖出现摇摇欲坠的现象,随时会断裂,导致人员掉入污水井内。巡检人员李某立刻叫停污水作业工,离开危险区,上报维修部更换污水池的防护井盖,避免事故的发生。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巡检人员李某500元奖励。
案例四:2025年1月,上海海洲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员工谢某,在巡视公司时发现戊类车间个别消防箱破损老化以及铁锈,随即上报公司安全部门,安全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更换新的消防箱,避免火灾隐患发生。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巡检人员谢某100元奖励。
案例五:2025年1月,上海奥威日化有限公司车间调度人员王某某,发现厂区内一外来货车司机驾驶装货的罐体槽车未按要求停在指定地点,且司机擅自在车厢上取样。王某某立即制止并当场批评教育,并及时上报向安环部。因隐患发现及时、现场处置得当,未有事故发生。根据公司《员工劳动作业、消防、环保安全职责义务和考核制度》,给予王某某500元奖励。
内蒙古
为进一步发挥案例示范作用,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选取5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5年2月,巴彦淖尔市某饲料加工企业某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生产车间工人利用叉车托盘上焊接三角爬梯做为登高工具进行拆除作业,存在高处坠落隐患。该员工及时制止工人并向安全生产负责人报告。企业按照公司内部《安全生产报告奖励制度》,奖励该员工2000元。
案例二:2025年2月,兴安盟某新能源公司员工在进行风机升降梯检查过程中,发现承重横梁连接螺栓松动,螺栓严重磨损变形,存在升降梯坠落风险,该员工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企业负责人,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检查更换,消除了安全隐患。按照企业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公司奖励该员工5000元。
案例三:2025年2月,阿拉善盟某化工企业员工在对甲醇车间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甲醇输送泵机械密封处存在泄漏情况,该员工立即将上述情况上报,同时指挥主控室操作人员远程关停输送泵并切断甲醇储罐出口阀,经技术人员检查,甲醇输送泵机械密封处泄漏是由于机封老化导致密封失效,企业对相关组件进行了更换并对并对同批次机泵开展专项检测。依据公司《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办法》,奖励该员工2000元。
案例四:乌兰察布某加工企业建立员工报告事故隐患微信小程序,员工发现隐患后,可拍照或视频上传,简要描述及选择隐患类型,即可完成隐患报告。2025年3月,该企业员工发现运输车辆卸酸时未设立临时作业警示牌和警戒线,通过微信小程序报告,经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核实,现场设立警示设施,消除事故隐患。根据公司《安全监督平台及奖励办法》,奖励该员工100元。
案例五:2025年3月,呼和浩特某铝电公司电气运行车间2名员工进行保电检查时发现整流机组整变油风冷却器下方油管路母管堵板法兰漏油,立即向调度汇报此情况,技术人员对整流机组进行停机并密切关注整流变压器油枕油位下降情况,消除了事故隐患,整流变压器漏油可能导致非计划停运及其他事故隐患。企业按照内部《安全生产工作奖惩办法》,奖励2名员工每人3000元。
青海
青海省各级安委会办公室快速响应、统筹部署,协同各行业部门大力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案例一:2024年8月,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烯烃分离车间1名巡检人员在现场巡检中,发现脱甲烷塔回流管线支架与固定槽钢脱离,导致管线摆动,因当日风力较大,管线存在断裂可能引发烃类介质泄漏的风险,立即向车间主任报告了异常情况,车间主任及时报企业管理部门组织核查,并对所有管线进行排查,消除事故隐患。该企业按照事故隐患报告奖励相关制度,奖励该员工5000元。
案例二:2024年10月,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青海鸿丰伟业矿产投资有限公司选矿厂1名员工巡查尾矿库时,发现尾矿库排水斜槽部分区域腐蚀严重,影响尾矿库安全运行。及时通过企业“安全环保信息管控平台”APP将该隐患上报,安环部组织对尾矿库排水斜槽进行全面排查,消除事故隐患。该企业按照集团公司事故隐患报告奖励相关制度,在集团公司月度安全例会上对该员工通报表扬并奖励1000元。
案例三:2025年2月,格尔木炼油厂汽油醚化装置工艺班内操人员在操作监盘过程中发现联锁画面中出现C101回流流量低报警,即向车间负责人报告了异常情况,车间负责人向生产指挥中心报告,组织对炼油控制中心操作画面进行排查,消除事故隐患。该企业按照事故隐患报告奖励相关制度,奖励该员工4000元。
案例四:2025年3月,国能果洛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运行维护部1名员工发现35kV PT电压异常,立即向班组负责人报告了异常情况,班组负责人及时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迅速排除事故隐患。该企业按照事故隐患报告奖励相关制度,在安全生产月度例会上对该员工通报表扬并奖励6000元。
甘肃
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安排部署,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大力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案例一:2025年2月22日,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龙首矿采矿三工区两名员工发现该矿洗浴楼更衣柜内下井卡鼓包发热冒烟,立即按内部程序报告,同时对冒烟下井卡进行隔离、降温等应急处置措施。该矿按照《龙首矿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办法》给予两名员工1000元奖励,并在全矿范围内通报表扬。通过梳理排查,共更换鼓包、变形下井卡11张,并对洗浴楼、工区排班室、地表加工厂房、仓库等防火重点部位和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查改问题隐患6项。
案例二:2025年3月27日,酒泉市瓜州兴龙源投资有限公司东小泉金矿一线员工在二中段巷道发现电缆掉落,接头处打火漏电。该员工立即上报公司,专业人员及时处理掉落线缆,完成隐患整改,避免事故发生。公司给予该员工1000元奖励。同时,举一反三在全公司进行电缆电路巡查整改,消除一般用电隐患2处。
案例三:2025年3月,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分公司天水输油气分公司某输气末站值班人员发现工作调压阀PV050204保温异常鼓包、天然气泄露,现场有刺鼻的天然气味道。该员工立即采取切换备用路调压橇、对停用路调压橇进行隔离放空等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并汇报负责人和作业区。该输气末站调压撬Mokveld调节阀腐蚀穿孔故障隐患发现及时、应急处置得当,避免天然气大量泄漏及潜在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天水输油气分公司给予3名相关人员共4000元奖励。
案例四:2025年4月10日,兰州新区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烷基装置班长发现F-R304釜冷盐盘管漏液、烷基掩体电缆桥架无盖板,该员工立即通过双预防系统进行了隐患上报,安环部下隐患整改任务,督促整改完成,避免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该厂给予及时发现隐患并报告的员工500元奖励。
案例五:2024年11月28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李坝金矿(陇南市礼县)的采掘施工队福建兴万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陇南分公司矿卡驾驶员进行运输作业时,发现车辆管道漏气声响,排气制动效果不佳,随即利用缓上坡让车缓慢停下,立即支护三角木,做好现场警戒,同时联系当班管理人员与修理人员到场维修处理,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该公司采矿厂给予该驾驶员1000元奖励。(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