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棋盘、手腕球、回弹健身球……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一个曾被忽视的消费领域——适老玩具,正悄然成为银发经济的增长点。
“银发族”被看见的需求何以成为创新的“催化剂”?适老玩具的背后,又勾勒着怎样的银发经济未来图景?
适老玩具撬动银发经济新支点
在广州市第二老人院的活动室,老人们与伙伴挥汗对战木制桌面冰球,比思维、拼技巧的老年益智玩具趣味赛不时开展……这些让全球老人着迷的玩具,正掀起一场银发经济的新浪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1亿人。在这一背景下,适老玩具逐渐从边缘品类跃升为新消费赛道。
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来,淘宝平台上“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4%,成交量同比增长超70%。从消费群体来看,55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逐渐增高,且成交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在义乌经营儿童玩具生意十年的商户关卫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风向转变。一年多来,在他所经营的天猫心育玩具旗舰店中,老年消费者更钟爱的健体玩具与益智玩具频频“爆单”,店铺用户画像中50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升至三成。
“最畅销的产品是手腕球和旋转滚珠魔方豆。”关卫江说,这两款玩具分别属于健体型与益智型,运动强度都不大,但是趣味性足,适合大龄消费者日常锻炼、消遣时间。
产业链创新照亮夕阳红
适老玩具市场的勃兴,不仅催生了新的消费增长点,更推动着传统产业链的深度变革。在这场产业跃迁中,浙江丽水云和县的转型尤为瞩目——这座“中国木制玩具之乡”依托数十年产业积淀,将木玩与老年康养深度融合,延伸出一条智趣产业链。
在云和县老年益智木玩研学基地,20名来自当地的学员正体验“技巧球”游戏,体验如何让小球在抡起后能够准确落到球杆的不同部位。“看似简单,但是需要很大耐性,还要锻炼手腕的巧劲!”65岁的张阿姨感叹道。
传统木玩产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从“玩趣”向“功能”的升级。截至目前,当地已开发生产200多款有助于提高老年人手脚协调能力、减缓记忆衰退的木玩产品。
银发经济勿忘老有所乐
“给父亲买玩具”曾是80后杭州市民李先生难以想象的场景。“几年前开始,我父亲夹菜时手就会微微发抖,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也是和电视做伴。”李先生说,自己一次偶然间购买的捏握玩具锻炼了父亲手部的抓握力,而智能棋盘中的AI棋友更缓解了老人生活中的孤独感。
在浙江省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中医师李思敏看来,适老化玩具的流行,本质上是社会对老年精神需求的回应——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生存保障,还是生命质量的延续。“老年人退休后社交空间明显缩小,容易感到寂寞,而合适的玩具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如桌游、卡牌等游戏需要多人配合,老年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增强社交互动频率,这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水平。”
民政部测算,未来10年内,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银发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4年我国累计注册约8.3万家银发经济相关企业,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新增银发经济相关企业2.88万家,同比增长约9.27%。
据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