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了一则关于谢安的趣事:东晋名臣谢安隐居东山时,有人赠予桓温一包草药,其中有一味远志。桓温问谢安:“此药又名小草,为何一物二名?”以机辩著称的郝隆当即应声道:“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言外之意是讽刺谢安隐居时标榜高远志向,出仕后却不过随波逐流。然而历史给出了最好的回答:谢安后来运筹帷幄,在淝水之战中力挽狂澜,以不世之功证明了自己始终如一的“远志”。
远志始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叶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葽绕,一名细草。”明代李时珍认为:“此药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其味苦,性辛,温;归心、肾、肺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远志具有益智、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理作用。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记载“山西白皮者佳。”这一评价奠定了山西作为远志道地产区的历史地位。山西省作为远志的主产区,其市场占有量长期保持在70%以上,其中以运城、临汾为核心产区,并辐射周边县市。无论在产量还是品质上山西远志均有优势,2020年远志被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七部门认定为“十大晋药”。
远志药用部位为干燥根。中药饮片性状呈圆柱形,略弯曲,长2-30厘米,直径0.2~1厘米。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抽取木心者中空。《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含有远志药材的制剂品种达30余个,包括健脑补肾丸、泻肝安神丸等。
从龚自珍“远志真看小草同”的慨叹,到谢安的“东山再起”,远志不仅是药材,更象征志向与坚守。现代研究正探索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为脑健康提供新思路。(文/图 李琛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