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9日下午,太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于昌明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太原法院司法作风建设”为题,为中院党员干警讲授专题党课。
于昌明指出,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必须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良好的司法作风保障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位当事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暖。随后,他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剖析了当前太原法院司法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面推进司法作风建设,提出“六个聚焦”系统性举措:聚焦干警忠不忠,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审判执行全过程。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第一议题”“党建业务融合”等,锤炼忠诚法院队伍。聚焦结果公不公,加强案件管理,坚持以“541+N”工作法加强案件监督管理。加强判前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涉稳等“五类案件”实行院庭长三级留痕监督;判后运用“两级三评互动”、带案下沉评查等方式对被改判案件、被发回重审案件等“四类案件”进行质量评查;院庭长带头办理疑难案;通过审委会听证、随卷流转发改案件流转表等N项举措共同实现判前、判后、再审审查到条线指导的动态多元立体的案件监督管理完整闭环,切实加强案件管理,真正实现公正审理。聚焦裁判快不快,加强审限监督,持续做实对长期未结案实行“5912”“246”审限监督举措。民事、行政一审案件超5、9、12个月分别启动庭长至院长三级监督;民事、行政二审及刑事案件超2、4、6个月同步分级督办。压实承办人至院领导责任,以监督倒逼提质增效。聚焦流程明不明,加强司法公开,实行“七大阳光工程”:全面落实立案条件、庭审过程(含直播)、执行节点(依托“阳光执行App”)、听证程序、裁判文书、审务政务及警务活动全流程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聚焦为民便不便,强化“如我在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的意识持续优化便民服务。以“五位一体”的立案、网上阅卷、院长网上邮箱等多项举措为抓手,加强司法便民,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聚焦操守廉不廉,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实行“三登记五必查三十个常态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如何落实“六个聚焦”,让司法作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要以三十项清单常态化督导检查为抓手:开展政治学习、党的建设、组织生活制度、立案登记、12368诉服热线、材料收转、约见法官、信访接待、541+N工作法、审限监督、案卷管理、收退费、规范合议、发改流转、“135”和“29221N”执行机制、“阳光执行App”、案款管理、案款发放、规范终本、交叉执行、投诉处置、行为规范、安检值勤、考勤考核、厉行节约、公务出差、违规吃喝、保密制度、文风会风、调查研究。
于昌明强调,要构建三级责任体系推进司法作风建设:党组和班子成员要发挥带头作用,把司法作风建设纳入法院工作整体布局,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又管作风;中层干部强化承上启下作用,抓实部门日常管理,通过思想动态掌握、工作规范检查、常态学习教育等方式推动作风改进;全体党员发挥先锋作用,以党性修养筑牢思想根基,在审判执行中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带头查改问题、帮扶同事。 (张宏/文 石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