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兄弟,樊姓,山右交城人,现在是山西青年报社副总编辑,酷爱民歌,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民歌赛事或活动,并多有获奖。樊,一下就想到了《薛刚反唐》中的樊梨花。樊梨花,是一位传神人物,排兵布阵,才能卓绝,是少有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梨花,又想到了梨园戏曲与梨花带雨式唱腔……能武能文,能说能唱。学文兄弟兼而有之。交城,即交邑,一首民歌《交城山》早已响彻神州大地。学文兄弟唱开来,更是别具洞天。
世界很大,却也很小。与学文兄弟的不期而遇,看似一波三折却也是水到渠成。把整个过程真实地记下来写出来还原出来,根本不需要浓墨重彩,也无需添油加醋,就那份回归自然的天然雕饰与原滋原味,就足以“当惊世界殊”。拍案惊奇,一切都自有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拍的是案。奇的却不是案本身。惊鸿一瞥,原来如此。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再聚时则就是狂风暴雨、雷电交加、风雨兼程、星火燎原……
世界有时很大,却有时也很小。与学文兄弟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祖籍均自交城。二是高中均念交中。三是现居均在晋阳。四是工作均属省直。五是业余均好文艺……据载,汾河与孔河交汇处乃建一城,始称交城,乡音未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难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郭沫若曾为交城一中题写校名,有幸与学文兄弟同级同批入学,又同届同时毕业,毕业后升学一南一北两所大学,直至25年后再次偶遇会面。
高中毕业后,分赴南北求学,远隔千里之遥,一别25年有余……不同的选择方向,各异的院校专业,也就有了各自的人生轨迹。学文兄弟择晋阳理工大学,毕业后留并进入省直青年报社工作至今。我择长沙军事院校,毕业后先分配驻晋部队服役,后转业晋阳省直法院系统工作至今。与学文兄弟同起于舅犯故里交城,历经不同的抉择后,殊途又同归于龙兴之城晋阳。应该说,也应当是人生的一段佳话了。
交城之所以是舅犯故里,实是与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的舅家狐毛狐偃息息相关。晋阳之所以称晋阳,实因为晋阳城踞晋水之阳,而且由晋国赵卿家臣董安于始筑建。与学文兄弟同起三晋外家故里,现又同在三晋家卿之地。由不得感慨,造化弄人。这又哪来的无缘无故?三家分晋的终成导火索晋阳之战,就发生在这方土地上。自三晋赵卿初都称王始,多少帝王出晋阳……晋阳也成为实至名归的龙兴之地。
与学文兄弟近三十年不曾谋面,却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文朋诗友、同在的晋阳龙城,在文朋诗友间就在闲聊偶谈中被提及。郭师傅说:“交城,我认得你那儿的一个人,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改天见一见”,还发来了较为模糊的照片,似曾相识,又不能确认。忠祥兄弟说:“那是樊学文。我曾在青年报社工作,应该说是比较熟悉的……”不日大唐诗社搞诗会,作诗朗诵、展示书画后,居然一人即兴唱起了《交城山》民歌。定睛细观,那不就是好些年不见的学文兄弟么?
近三十年不见,此番谋面,学文兄弟已褪去书生气,直觉到了满满的沧桑与成熟感!短暂的攀谈,感受到了学文兄弟的热烈之情与好客之道。工作之余喜好民歌的学文兄弟,把他的声乐老师推介给我,并把他与石占明在一起唱民歌的故事讲给我听……学文兄弟始终关注着家乡的文旅发展,把我写的《交城赋》推介交城文联,还利用节假日回乡赴卦山、赴石壁、赴西社、赴横尘……用行动带动家乡文化旅游产业,用歌声讴歌家乡人文景观。
学文兄弟作为山西青年报社的副总编辑,从细致入微、一点一滴核审文图稿件中,感受到了术业专攻与精业精神。学文兄弟钟爱民歌,几近到了“痴迷”的境界。坐一起,谈一块,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那种情不自禁,是与生俱来的悠然自得。随便翻一翻“朋友圈”“小视频”……一不留神就能翻到学文兄弟的唱民歌片段,或即兴清唱,或二人对唱,或伴乐引吭……《交城山》《桃花红杏花白》《亲疙瘩下河洗衣裳》《圪梁梁》……已然穿越了时空,融进了生活。
学文兄弟与民歌结缘,始于2004年赴左权采访中国第二届南北歌王擂台赛;之后的民歌唱红,没有什么随随便便成功,实也是勤学苦练,也伴有家乡民歌熏陶。据学文兄弟介绍,他的二姑所在村子里就是一位地地道道字正腔圆传承民粹的小有名气的民歌手。从推送过来的小视频看,一开口声音清脆,婉如百灵在空旷的山间飘荡回音。高手在民间,民间艺人的特质在于纯朴无瑕,与山河自然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是十足的天籁之音。如此看来,条条框框是指引亦是禁锢。正如盆景与野草。矫揉造作、刻意装饰的盆景,除却养眼却中看不中用;自然天成的野草,才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自然天成的民歌国粹,注定是不朽的。
学文兄弟,就字面而言,应当是学文科的,至少是学文学的——学文,文学吧。没想到的是学文是一个理工男。以理工之思维,做文字与文学之实,令文字与文学在逻辑与条理中灵动起来。理科逻辑。工科条理。文科周密。理工文,三合一,注定学文兄弟一定不一般。这真是——理工男儿做文章,文章锦绣采编双。守得一报人生耀,更兼民歌喜欲狂。这便是我的报社总编、民歌记者、同校同学的学文兄弟。(作者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级调研员,中国法官文联会员,大唐诗社副社长 郑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