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一声闷响,广东省深圳市某园区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舌顺着玻璃幕墙疯狂攀爬,瞬间点燃上方楼层……
演习模拟的超高层建筑火灾堪称“危机四伏”。火势通过竖向管井和外立面呈高中低、内外多点立体燃烧,建筑内部与楼顶平台大量人员被困,高层室内消防水泵损坏,建筑结构复杂,信号存在盲区;建筑周边通道被占用,救援作业面受限,险情十分危急。面对如此困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与深圳市政府联合开展的五大演习科目,成为破局的关键。
在“火场态势快速感知与信息获取”科目中,城市巡防系统与侦察无人机集群升空,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技术360度“扫描”建筑并建模;侦察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深入建筑内部,通过红外及生命探测仪定位被困人员,人工智能系统实时分析数据辅助决策。
“疏散与搜救被困人员”是与死神的赛跑。参演单位采取多渠道定位技术锁定被困者位置,消防智能头盔与机器人联动,为被困人员规划逃生路线;大载重无人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组成“空中救援梯队”,向楼顶投送防火毯、呼吸面罩等物资,将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在“破拆排烟与外部控火”环节,无人机携带破玻弹击碎玻璃幕墙排烟;灭火无人机、举高喷射消防车等形成“立体火力网”压制火势;自动移车机器人清理障碍物,开辟“生命通道”。“内攻登高与供水灭火”是最危险的攻坚行动。消防员穿戴有源外骨骼装置,借助模块化伴随机器人,负重攀爬数十层楼梯内攻;屏风水枪、便携式移动炮等装备齐上阵,扑灭室内明火;高效水驱动排烟机、阻燃材料封堵竖井、孔洞,切断火势与烟雾蔓延路径;高层供水消防车通过竖管将灭火剂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火场。
“现代化作战支持保障”贯穿全程,为救援提供坚实支撑。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应急使命·2025”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充分检验了体系救援、专业救援、新质救援能力,实践探索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