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如画沁水。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沁水县,是一座有着深厚革命传统和光辉历史的小城,邓小平、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沁水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结合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党组领航、支部领跑、党员领先,以及“好快融”“严暖融”“树理融”“桑榆融”的“三领四融”党建品牌,以品牌激发活力,以融合促进发展,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在沁水法院党建品牌中
有一张耀眼的名片——“树理融”
“这个‘树理融’,既包括党建与业务的融合,也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院工作的融合;同时,树‘理’,指新时代‘枫桥经验’和赵树理群众工作方法的融合,以及法理、情理、道理的融合。”沁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守顿介绍。
沁水县是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故乡,沁水法院发现赵树理善做群众工作、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的初心与如我在诉的理念不谋而合,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一脉相承。
于是,沁水法院深挖赵树理文化精髓,将其与审判工作有机融合,提出了“树理融”党建品牌,巧用“树理”方法化解矛盾纠纷。
沁水县中村镇的安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其家属因赔偿问题与肇事司机、保险公司协商未果,诉至法院。沁水法院中村法庭受理该案后,在“树理调解室”组织几方当事人先行调解。
法官运用“先把脉、后治病”的树理调解法,首先倾听当事人倾诉,了解症结所在。原来,受害人的妻子姚某是残疾人,两个女儿长期在外地工作,安某的死亡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法官及时安抚家属情绪,详细讲解赔偿标准和法律程序,积极联系肇事司机王某和保险公司释法说理,讲明原告目前的生活困境,“原告家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几番调解工作之后,几方当事人就赔偿事宜达成了一致意见。调解协议签署的第三天,肇事司机王某给法官打来电话:“法官,我把钱筹好了,咱们赶紧给原告家送过去吧!”
赵树理作品中“常有理”“惹不起”“铁算盘”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沁水法院从中提炼出“先看戏后说事、先算账后了事、先放气后说理、先把脉后治病、先戴帽后和好”的“五先五后”调解法,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他们能懂的理,解他们心里的难。
这些“诀窍”使起来,效果很好!今年以来,沁水法院先行调解成功各类纠纷205件。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党建引领下,沁水法院党员干警亮身份、作表率,一个个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打头阵、当先锋,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践中彰显担当。
“我们外地企业来沁水包个工程挣点钱,没想到碰上这事儿,多亏了执行法官把工程款全部要回来,缓解了企业资金危机,太感谢啦!”前些日子,一家外地企业的负责人专门来到沁水法院,向执行干警表达感谢之情。
在执行这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沁水法院执行局局长段文佳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多次和执行干警实地查看被执行人情况,运用“先放气、后说理”的树理调解法,组织双方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会谈。
协调无果后,果断用足用活执行措施,将500余万工程款全部执行完毕,并及时交付申请执行企业。
“攻坚执行难,怎么攻坚?我认为党员干警就应当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勇于向‘执行难’亮剑!”段文佳讲道。
沁水法院在执行服务中心设立“党员示范岗”,实现执行立案、网络查控、集约送达、案件查询、材料收转、信访接待、案款发放、快执办理等事务性工作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告知,打通了执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沁水法院执行局执结各类案件523件,执行到位5738.04万元,党员干警带头啃下36件“骨头案”,快执团队审限内结案率达100%,案款全部实现7日内发放。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
的社会治理制度,关键在党
沁水法院紧紧依靠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与工会、妇联、中小企业局、银保监局等部门对接,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做深做实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真正把“总对总”调解资源用好,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创造性地落在工作中。
年近六旬的张大爷在一家公司做门卫16年了,自入职以来,公司向他支付的工资一直低于当地最低标准,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有一天,公司未向张大爷支付工资,便口头通知其离职,张大爷遂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之后提起诉讼。
审理过程中,沁水法院嘉峰法庭法官与县总工会特邀调解员一起进行调解,充分运用劳动领域矛盾多元解纷机制,兼顾劳资双方利益,促成调解:公司把欠付张大爷的工资一次性付清,后续按月给付张大爷1000元作为其基本生活保障。
法院+工会,这只是促推社会治理的一环。
沁水法院设立“树理公惠”劳动关系服务点、“树理·和合家”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调解队伍不断壮大,调解质效持续提升,实质解纷水平不断增强,老百姓获得感更强。今年以来,特邀调解员成功调解各类纠纷293件。
党的绝对领导是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如何发挥制度优势,为业务赋能?
沁水法院充分发挥党建品牌优势,积极开展党建联建共建——
抓前端、治未病,加强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指导力度,2024年,法院受理案件数同比下降7.42%;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将释法说理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各环节,实现服判息诉,民商事案件上诉率同比下降9.9%;召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历山交流会”,两省三级15家法院法官、专家学者共话“守护绿水青山”;与政协联动协商,通过政协“有事来商量”平台,稳妥化解了系列涉村(居)委执行案;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500余名学生走进沁水法院“沉浸式打卡”;公开审判、司法建议、典型案例、送法入企……
沁水法院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出“1﹢1>2”的力量。
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成效!
近年来,沁水法院荣获“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多人获评“全国法院先进个人”“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2024年,沁水法院审(执)结各类案件3406件,16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持续趋优向好。
“党建工作是推进各项审判工作的龙头和核心。我们将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品牌赋能,进一步激发法院干警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创优争先。”杨守顿讲道。
白一凡 都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