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聚焦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情况。会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深入太原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锦绣长风”,并专访了太原市房产管理局相关人员,看太原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为工薪族的安居梦“添砖加瓦”。
积极探索 构建住房新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太原市积极响应,在全省率先开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据太原市房产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魁介绍,太原市大力推动“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去年,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工计划任务圆满完成,其中“锦绣长风”项目已主体封顶,为解决居民住房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为本 保障性住房亮点多
当日上午,走进“锦绣长风”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塔吊林立,工人忙碌。张永魁副局长介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规定实施封闭管理,面向符合条件人群配售。与其他住房相比,它具有四大显著特点。
一是实施主体可靠:由市属专业化机构——市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严格把控项目建设单位,保障住房品质;二是保障对象精准:主要针对工薪收入群体中的住房困难家庭,未来将逐步扩大保障范围;三是价格优势明显:配售价格以基本覆盖成本和不高于5%的合理利润为原则,相比同地段商品房价格亲民;四是房源管理严格:实行封闭管理,严禁违规流入商品住房市场。
“两类三档” 申请流程全解析
对于市民关心的配售人群和申购条件,太原市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管理科科长丁国泰进行了详细解读。按照《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购、配售及封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保障对象分为“两类三档”。“两类”指城镇户籍家庭和符合本市引进人才政策的家庭;“三档”则根据家庭住房情况,分为无房家庭、住房困难家庭和其他工薪收入群体。
申请流程主要分为三步:1、提交材料:城镇户籍家庭需提供主申请人身份证、家庭成员户口簿等材料;符合本市引进人才政策的家庭需提供主申请人身份证、住房证明、学历或职称证明等材料。申请表和承诺书可在市房产官方网站、“太原市房产管理局”官方公众号下载打印并签字。2、申请审核:申购家庭提交申请后,先由社区初审,再由街办复审公示,最后由城区人民政府公告。3、配售环节:依次为发布配售公告、提交购房申请、组织摇号排序、现场公开选房、签订购房合同。
丁国泰特别提醒,市民参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时要注意:虚假申请者5年内禁止申请保障房;家庭信息变动需及时更新;该住房严格封闭管理,禁止违法违规变更为商品住房,不得设定除购房贷款外的抵押权。
3947套保障房 打造宜居家园
在项目现场,太原市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刘铭介绍,去年太原启动全省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包括“锦绣长风”和“锦绣汾东”项目。“锦绣长风”规划建设12栋住宅,共1427套,已主体封顶;“锦绣汾东”规划建设21栋住宅,共2520套,主体结构已施工至5层。
这些保障性住房秉持“好区位、好品质、好小区、好价格”的建设理念。“锦绣长风”距离地铁1号线长风站A出口不足百米,交通便利,周边配套成熟;“锦绣汾东”临近地铁2号线西桥站,位于小店汾东商务区核心地段。
“锦绣长风”采用“宽楼距、大面宽”设计,建筑高度控制在25层以下,最大楼间距达86米,层高3.05米,确保采光通风良好。目前有80、100和120平方米三种户型,均为南北通透、功能齐全的方正格局,采用精装交付,配备厨卫设施和直饮水入户装置。项目还配备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加配室内体育馆和户外运动场,遵循“保本微利”定价原则,执行普惠的车位管理和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据悉,从7月21日上午9时到7月31日上午9时,太原市正式开通线上线下申请受理渠道。这一举措将让更多工薪群体实现安居梦想,也标志着太原市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报记者阎建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