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石县开拓种养专业合作社依托特色鸵鸟养殖,通过延伸产业链、创新销售模式、发展农旅融合,让鸵鸟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一只只高大的鸵鸟不仅“驮”起了村民的致富梦,更“跑”出了产业多元发展的加速度。
仲夏时节,走进开拓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鸵鸟养殖基地,300余只幼鸟正啄食着添加了当地优质苜蓿的饲料。这些憨态可掬的幼鸟在社员们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目前,基地存栏鸵鸟一千二百余只,其中,产蛋的成年鸵鸟有六百只左右,每年孵化幼苗两千到三千只。这些鸵鸟浑身是宝,经合作社深加工后价值倍增,正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疙瘩”。
灵石县开拓者种养专业合作社社员王欢迎说:“现在我们基地还在筹备蛋壳的雕刻与研发,把它做成工艺品后,它的价格也会成倍提升。近两年基地融入新业态,我们积极投入网络直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宣传我们的产业链,销售幼鸟以及附属产品,经济效益应该会十分可观。”
据了解,近年来,合作社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原本局限于线下的交易搬到了线上,通过直播形式记录基地日常,又推广家乡资源、销售鸵鸟幼鸟及附属产品,这种借助电商新业态拓展市场的做法,为合作社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效益。
从单一养殖到全产业链开发,从线下销售到“直播+”模式,鸵鸟产业不仅让土地“生金”、村民增收,更丰富了乡村经济业态。如今,合作社正朝着“养殖+旅游+文创”融合发展的致富路上阔步向前,迈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坚定步伐。
王欢迎告诉记者,下一步,基地计划农文旅融合,发展观光农业,让游客们做客合作社,体验乡村农趣,与鸵鸟亲密接触,让产业链真正走上多元化发展的快车。(肖晨辉 张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