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省市场监管局通报1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农药残留超标成首要问题

  本报讯(记者王星玮)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年度第1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本次共抽检26大类食品646批次,覆盖餐饮食品、豆制品、糕点、酒类、食用农产品等日常消费品类。经检验,合格632批次,不合格14批次。
  抽检覆盖广,问题集中三类。本次抽检覆盖百姓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类别,包括食用农产品、肉制品、酒类等。不合格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最为突出,共涉及5批次:五台县销售的无核沃柑联苯菊酯超标,浑源县、岚县销售的胡萝卜及大芹菜甲拌磷分别超标,垣曲县胡萝卜噻虫胺超标。此外,文水县蓝莓酒酒精度低于标称值;闻喜县红枣蛋糕、垣曲县黑旋风糕点山梨酸及其钾盐使用量超国标。餐饮具卫生方面,晋城市一饭店碗具检出大肠菌群,长治、沁县两批次餐具洗涤剂残留超标。
  针对不合格产品,省市场监管局快速处置,严控风险,已要求属地部门立即开展核查,对涉事企业依法采取下架、召回、行政处罚等措施。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蔬菜购买前可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减少农药残留;糕点类食品优先选择预包装产品,警惕散装食品防腐剂超标;在外就餐时,观察餐饮具是否干燥无水渍,避免使用有洗涤剂气味的餐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