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三晋交通

匠心筑就太忻发展新动脉

——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全速推进

  • 国道108线忻州境内已成型的一级公路 图片由忻州国道公司提供

  •   三晋沃土上,一条融合数智、绿色、经济、品质的交通动脉正全速延伸。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作为山西省“十四五”期间全省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国省干线新改建工程,北起繁峙县,南抵太原忻州交界处石岭关,全长170.414公里,总投资92亿元。这条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的通道,建成后将成为山西省对接京津冀、雄安新区及促进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强劲引擎。
      项目成立之初,忻州国道公司便以“全流程覆盖、全环节提速、全周期合规”为目标,创新实施流程再造与并联审批。通过先行用地审批提前介入、施工许可并联办理等举措,项目高效攻克用地预审、不动产登记等六大关键环节,实现建设用地手续当年申报当年获批,不动产登记用时一个月,为工程顺利推进赢得宝贵时间。

    技术革新筑路基

      科技,是这条路的灵魂笔触。该公司项目团队在平坦路段规模化应用现浇滑模工艺,使施工速度翻倍,28天混凝土强度反超原设计值17%;全线2米以下涵洞采用预制装配式箱涵,工期缩短60%,建筑垃圾减少85%。针对桥面渗水病害问题,创新采用激光超声波“桥面摊铺+桥面精铣刨+双层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工艺,配合二阶环氧防水粘结层技术,使防水层拉拔强度提高1.7倍,剪切强度提高2.1倍;针对融雪剂腐蚀难题,混凝土护栏采用“硅烷浸渍+高分子树脂面漆”双重防护技术,大幅提升结构耐久性。收费站广场路面施工则参照机场跑道建设标准,通过低坍落度混凝土与高效摊铺设备配合,实现路面平整度小于3毫米,综合成本降低15%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3—5年。

    资源循环再利用

      绿色,是这条路的悠长呼吸。该工程建设中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当地铁尾矿渣工业废料较多地域特点,通过改进破碎筛分工艺和优化混合料配合比,将废料转化为路面底基层材料,有效缓解环保压力。在38.57公里旧路改造中,创新应用冷再生技术处理铣刨废旧沥青,综合回收利用率达83%。路面上面层则规模化应用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将废旧轮胎胶粉按科学配比掺入沥青混合料,实现固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谱写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忻州样本。

    综合开发育新机

      经济,是这条路的澎湃脉搏。策划阶段,该公司充分结合国省一级公路开放式交通优势,拓展“交通+综合服务”路域经济新业态,在沿线规划274.5亩能源综合园区。该园区集综合服务中心、智慧物流中转中心与“油、气、氢、电”四站功能于一体,并配置401个停车位和34个充电桩。全线同步规划跨线天桥、广告租赁、通信管廊租赁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配套设施,全面激发路域经济活力。同时,智慧收费亭、一体化栏杆机采用交控集团自主生产设备,自清洁防眩板、镁基声屏障等采用了路桥集团自主研发生产新型材料,积极推动交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2025年是决胜通车之年,全体建设者聚焦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以“打造全社会精品工程”为使命,全力推动这条“太忻发展主轴线,低碳人文经济廊”建设。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完工后,将打开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山西力量。

    见习记者谭明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