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巡查组水运领域专家旷文峰(右上)在贵州省沿河县检查游船。
在铜仁市一所学校,来自消防领域的潘帮全对记者说,“其实孩子们的笑,就是我们的目标。因为,安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前提。”
在贵阳郊区一家民营储油企业,应急管理专家张傲翔爬上油罐顶检查。
矿山领域专家王林在贵州省兴仁市一家煤矿的永久避难硐室追问“有没有饮用水?”
近日,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二十一组进驻贵州省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结合该省近期安全生产形势和事故情况,确定贵阳市、黔西南州、铜仁市为重点检查地市。
在7天时间里,共检查了81家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单位,发现多项安全隐患,而这组数据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是——每天工作至少15个小时,从早8点半开始,到晚8点左右召开“复盘会议”,再到散会后各小组分头研究讨论次日计划……连续7天,一刻未停。
7天的随行采访,封面新闻记者一次次目击到考核巡查组成员严厉的一面,但也一次次感受到这支铁面队伍的另一面。
6月27日,考核巡查组水运领域专家旷文峰坐了三个小时的车,终于在风雨中赶到乌江边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登上了该县国资企业的一艘游船。
“现在风力多大?水情如何?”面对旷文峰突然提问,被检查船舶相关人员一时没能准确作答。
救生衣在哪里?油水混合物排到了什么地方?对讲器为什么不能用……面对一连串提问,船上的工作人员纷纷围了上来,试图抢着说出答案,但一次次答非所问。
此时,旷文峰面色严厉——“船长一个人答!其他人不要插话!”
当得知油水混合物通过甲板下的一条管道排放后,旷文峰并没有直接选择相信,而是走到船头,打开甲板,俯身找出那条管道,并随即质疑——这是排放油水混合物的管道?你确定吗?面对“不置可否”的回答,不让人打伞的旷文峰蹲在雨中,长叹了一口气。
现场气氛,顿时凝固……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二十一组此次在贵州明查暗访,内河、景区、水库等重点水域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是检查的重点之一。
检查中,旷文峰不止一次提醒——毕节游船事故近在眼前,一定要汲取教训!
他所说的事故发生在5月4日,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百里画廊景区发生游船倾覆,造成多人伤亡。对水运有着深厚情感的旷文峰,每提及此,脸上都写满了痛。
正是因为不希望悲剧发生,旷文峰和同事一次次来到涉客类船舶,涉水旅游景区、渡口、客运航线等重点单位场所,检查恶劣天气预警响应机制、客船禁限航措施落实、乘客按规定穿戴救生衣、水上救援设备和人员配备、预案演练执行等情况。
旷文峰在事后的采访中坦言——此次在贵州三地检查,最担心的就是水运企业发生危险时的应急能力。在检查中,部分船员对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不到位、技术掌握不到位,甚至在演示中出现了“水龙带”缠绕、打结……
记者问旷文峰,有些检查对象说你“太严厉”,你怎么看?对于这个评价,他似乎并不意外——水运行业,有严格的执业规范。这是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你怕不怕得罪人?”面对这个问题,旷文峰一句“不怕”,斩钉截铁。“我认为严厉,对被检查对象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因为我们是为了查清隐患并避免事故发生。”
同样不怕得罪人的,还有应急管理专家张傲翔和矿山领域专家王林。6月28日,他们在兴仁市一家煤矿徒步检查了两个多小时,汗水浸透了外衣。
在幽暗的副斜井与M1皮带巷中部,他们找到了这座煤矿唯一一处永久避难硐室。现场,问了三遍“有没有饮用水”的王林,终于没忍住情绪,因为连续的追问竟得到了一个“没放”的回答。
“没有饮用水,甚至连隔绝式自救器也不够?!出了矿难,矿工怎么办?”王林大声追问,随着大家都看向王林,安全帽上的照明灯也纷纷聚到他身上,此时大家才看到——这位专家沉重的脸上,已沾满黑黑的煤灰。
站在避难硐室,有那么一刻,王林似乎已不想说话。陪他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记者站在他身边,能清晰感受到他在调整呼吸。
走出避难硐室前,他终于重新开口,严厉背后更多了一份语重心长——该有的东西,一定要配齐!要抓紧!缺什么,补什么!万一呢?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完。
此时幽深的巷道,变得沉静,远处急切的流水声,由远而近,仿佛王林的心情。
同样敢于查真问题的,还有来自消防领域的潘帮全。
在铜仁市一家养老院检查时,他突然让两名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消防器材操作。面对这个要求,大家先是一愣,随后纷纷上去帮忙。此时,潘帮全大声说:“你们往后退!就让这两位操作!”
当看到两位平时以照料老人为主要工作的女士,熟练打开消防水柜,完成水龙带安装等一系列操作后,这位久经沙场的消防老兵终于露出笑容。“不能看他们怎么说,一定要看他们会不会做!”潘帮全对记者说。
第二次见潘帮全露出笑容,是在铜仁一所寄宿制学校。当他顶着烈日从学校一角徒步到另一角,仔细检查完消控室、学生寝室、消防设备储藏柜后,他又来到食堂操作间。此时,厨房尚在用火,高温让潘帮全汗流浃背,但他并没有点到为止,而是逐一核查,不放过任何细节。
走出食堂,潘帮全抖了抖衣服,长长透了一口气。此时,迎面走来一群前来吃饭的小学生,看着孩子们礼貌地打招呼以及脸上天真的笑容。已为人父的潘帮全动情地说——“其实,孩子们的笑,就是我们的目标。因为,安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前提”。
在贵阳郊区一家民营储油企业,因为一句话,危化专家张洪生让地方随行人员停下了脚步。“不要跟上来!”这句话,语气严厉。
头发花白的张洪生先是爬上一座十余米高的汽油罐,随后又爬上另一座几乎相同高度的柴油罐。站在罐顶,他突然问企业安全人员——“你有没有闻到油味?”并提醒赶紧拿出检测仪……
“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往往隐患就藏在细节里!”张洪生说。
除了不让地方人员在油罐区陪同,这次检查,记者还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所检查的地点,随机选择,不事先提醒;二是被检查的设备,他都亲自上手,然后再让企业人员回答疑问。
“我们到最一线,就是要查真问题!”张洪生说。
严肃、严厉、严格、真查、真问、动真格……这是被检查对象向记者提到的最多的关键词。 (卢荡 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