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15万公里的铁道线中,只通货车不通客车的货运专线并不多。全长653公里的大(同)秦(皇岛)重载铁路就是这样一条铁路。大秦铁路连接晋冀京津两省两市,首为山西朔州市韩家岭车站;尾为河北秦皇岛市柳村南车站,归属中铁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和运营。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运煤专线铁路,担负着6大电网、5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电厂、10大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工矿企业的煤炭运输任务。以首都北京为例,城镇家庭每三盏照明电灯中,至少有一盏是大秦铁路输送的电煤发电点亮的。
32年前,大秦铁路人克服艰苦、恶劣的环境,顺利完成运营准备工作,确保了大秦线按时开通。1988年11月5日9时许,寒风阵阵的大同火车站1站台,锣鼓齐鸣,人声鼎沸。原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党政工团领导,为即将奔赴大秦线工作的大同机务段、大同西电力机务段首批500余名干部职工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能够有幸成为大秦线第一代创业者,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送行的家属也倍感荣光。
汽笛长鸣中,通勤列车启动,前往十余公里外的大同市云州区党留庄乡,也就是大秦铁路枢纽湖东电力机务段所在地。车厢内,熟悉的,不相识的,都是奔向同一个目标,相互笑谈着对今后的畅想,既激动兴奋又新鲜好奇。
对于还在建设中的湖东机务段,大家思想上有所准备,但是当通勤车停靠在乘降点后,走出车厢的人们还是愣住了。放眼四下,除了脚下几条交错的钢轨,不远处几栋建筑,突兀地站立在“风高地冻”的荒野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兔子不安窝,风吹石头跑。”当地人这样描述这片地方。
站台还没有修好,人们从一米多高的路基斜坡互相搀扶着下去,向段所方向走去。新建的湖东电力机务段,基础设施简陋,仅有两栋新建二层小楼,作为办公和住宿的场所,通往办公楼的路尚未硬化,而且要横跨6股铁道线才能到。条件的艰苦,超出想象。从11月5日人员进入新建段,到上级要求大秦线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只有不到两个月的短促时间。新任段长张宗秀召开动员大会,“劲可鼓,不可泄。我们绝不能打退堂鼓。”“我们干!坚决完成任务。”湖东电力机务段创办的第一份A4纸式刊物《拓荒》中,登载了几名党团员骨干立下的“生当作大秦人杰,死亦为湖机鬼雄”的铿锵誓言。
此时正值塞北滴水成冰之时,北风四起,段区四周皆是旷野,白天人们在室外干活时,凛冽的寒风透骨寒,到了夜晚,气温直逼零下30摄氏度,当时办公和住宿场所还未安装供暖设施,大家只能靠铁炉子取暖。供电线路电压不稳导致的停电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位刚参加工作的中专生曾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无水无电无暖气,无机务段四周围墙挡风寒;有志有识有干劲,有大秦人干群一心渡难关。”就是在苦寒的日子里,职工们到了夜晚三五成群学习钻研电力机车电路图,干部们加班开会研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所有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大秦线按时开通。
来自大同机务段的火车司机及检修、技术人员,之前面对的是蒸汽机车,从蒸汽机车转换到电力机车,锅炉变成了电路,铁锹换成了键盘,从未接触过的电力机车操纵、整备、检修等事项。面对“人换岗、车换型、路换线”的重重困难,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来自大同西电力机务段开过电力机车的司机、从事过电力机车检修的机修工就成了老师,大家在干中学,在学中练。
建段之初,从大同西电力机务段等单位调入26台韶山1型电力机车用于大秦线牵引运煤列车,具备条件后,12月20日起有部分机车上线运行,开始了供电线热滑试验。一天夜里,下庄2号隧道内发生供电接触网断电故障。被迫在线路上停车的刘国华机班坚守在车上,在6个多小时等待抢修的过程中,机车司机室变成了冷冻室,刘国华和副司机只能在车里跳、蹦,相拥取暖。
那个年代,电力机车尚未配备“黑匣子”,也就是机车运行监控装置。为防止列车在新线上超速运行发生脱轨事故,技术人员只能拿着秒表分散在不同测速点,人工对列车运行进行测速。有一次,两名技术员午夜在山西境内某区间测查列车运速时,天空突降大雨,两人慌不择路躲进线路旁一低洼处避雨,待雨过天晴东方微微发亮时,两人才看清是一处被损毁的墓室。
1988年12月28日,大秦线一期工程按时开通运营,每列车运载煤炭3500吨。当首列运煤车启动时,穿山越岭而去时,参加开行仪式的大秦铁路人,看着飞奔而去的列车,忍不住泪流满面。
大秦铁路年运量从最初的2782万吨,到现今4.5亿吨,30多年累计运输煤炭超过70亿吨,创下运量最多、速度最快、密度最大的三项世界重载铁路新纪录。
梁俊生 冯原平(太原)
1、大秦线上运行的2万吨重载列车。
2、大秦铁路运营初期湖东电力机务段老司机驾驶韶山SS1型电力机车牵引运煤专列。
3、上世纪90年代SS1型机车司机牛春年。
4、2008年3万吨试验列车主控司机景生启。
5、上世纪90年代大秦线开通初期,机车乘务员兴高采烈地出乘。
6、2008年的湖东电力机务段繁忙的机车整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