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冲击世界各大地区。
2021年,纵使千难万难,世界各大地区仍将奋力前行。
这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抗疫意识提高,疫苗开始接种,国家治理改善,各国合作加强,新产业、新机遇破茧而出……世界各地区抗疫情、保经济具有更多有利条件。
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各地区如何尽早战胜疫魔?在欧洲,英国脱离欧盟后欧洲一体化如何前行?在拉美,巨大贫富差距如何缩小?在亚太,诸多敏感难题如何化解?在非洲,局部动荡形势如何扭转?在欧亚,大国博弈如何避免加剧升级?在中东,伊核协议问题能否迎来转机?在美国,深刻社会分歧如何弥合?
美国形势展望
如何治愈“五大病”
2020年,美国“病”得不轻:新冠疫情失控,政治极化严重,经济陷入衰退,社会撕裂惊人,毁约“退群”成瘾。
2021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将正式入主白宫。宣称要“治愈”美国的拜登将如何应对今日美国的“五大病”,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病症一:疫情蔓延
疫情猛于虎。2021年,能否遏止美国国内肆意蔓延的新冠疫情,是拜登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
过去一年,美国累计确诊和死亡病例数长期位居全球之首。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预测,2021年1月中旬可能是美国疫情的“至暗时刻”。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医疗水平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却沦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对此,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达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抗疫的一大问题在于缺乏全国统筹。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刊文说,联邦政府的卫生指南不是缺位,就是漏洞百出。《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前卫生官员的话说,由科学家组成的美国公共卫生机构一直被政治化、被操纵、被忽视。
病症二:政治极化
“内耗”已成美国政坛突出“病症”。2021年,能否扭转国家治理失灵,将考验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政治智慧。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中相互“极度讨厌”的人数比例从25年前的16.5%上升至当前的80%。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对记者说,美国恶性党争已白热化,民主党和共和党关系已到“只要你赞同我就反对”的地步。王文认为,新一届美国政府需提高领导力,尽快扭转治理失灵现状,重建美国政治秩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问题学者袁莎则表示,拜登可能成为“跛脚鸭”总统,施政掣肘因素较多。
病症三:经济低迷
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举步维艰。2021年,如何既抗疫情又保经济,将考验拜登执政团队的“平衡术”。
2020年2月,美国结束持续逾10年的经济扩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年10月预测,2020年美国经济萎缩4.3%,2021年或有望实现3.1%的增长。
美国2020年底通过总额约9000亿美元的经济纾困法案以应对疫情。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认为,纾困计划不会显著改变美国经济短期走势,也难以对冲美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风险。
奥巴马政府首席经济顾问弗曼指出,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政府救助计划规模要足够大,措施要足够持久。
病症四:社会分裂
当今美国,贫富差距与种族矛盾日益扩大。2021年,能否最大限度弥合社会分裂,将考验拜登政府的“团结术”。
疫情袭击之下,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充分暴露并进一步拉大,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高点。
此外,美国种族对立日益加剧。2020年,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执法死亡等事件引发全国性抗议示威浪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新冠疫情中少数族裔的感染率和致死率“不成比例”地高于白人。
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执政团队要想根除系统性种族主义和社会不公的“内在病灶”将面临极大困难。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表示,2021年拜登就职后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缓和种族关系,但不可能根本解决种族矛盾。
病症五:单边主义
近年来,美国在国际社会毁约“退群”成瘾。2021年,拜登政府能否带领美国真正回到多边主义轨道,值得观察。
过去一年,美国单边主义倾向愈发严重,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严重破坏全球抗疫努力。
批评人士指出,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执意奉行本国第一、本国优先,大搞单边行径,不断退群毁约,不但放弃自身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还把谋取一己私利建立在损害别国正当利益之上,正在成为当代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欧洲形势展望
于危机中觅新机
几度成为全球新冠疫情重灾区、经济大幅下滑、恐袭阴霾不散……用法国外长勒德里昂的话说,欧洲2020年经历了“可怕的一年”。面对重重挑战,欧洲暴露出治理短板,也展现出抗压韧性。
2021年,三大挑战将考验欧洲智慧。欧洲能否识变应变,化危为机,值得关注。国际分析人士认为,新的一年,欧洲一体化仍将曲折前行,中欧合作有望继续深化。
三大挑战需面对
遏制疫情是欧洲今年面临的首要挑战。2020年,欧洲遭受多轮疫情冲击。包括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多名欧洲政要先后感染新冠。年末,欧洲多国还发现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疫情防控遭遇新挑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指出,在新的一年,欧洲疫情值得密切关注,疫苗大规模接种将是欧洲防控疫情的有利因素之一。
第二大挑战是如何解决经济难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20年1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受疫情影响,欧元区经济当年下滑幅度达7.5%。欧盟委员会11月预计,欧洲经济要到2022年才能恢复到疫情暴发前水平。多项统计表明,由于疫情持续蔓延,欧洲一些国家出现银行不良贷款激增、企业破产率攀升、就业压力加剧等问题。
防止和应对恐袭是欧洲面临的第三大挑战。2020年,从法国到奥地利,恐怖袭击在欧洲时有发生。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恐怖主义是欧洲面临的“切实威胁”,欧洲必须采取“迅速和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今年,欧洲国家有望进一步探讨申根区改革,并加强国际协调、展现决心,以更好应对恐怖袭击。
一体化仍将前行
展望新一年,欧洲一体化有望跨越坎坷继续前行,欧盟建设的韧性不容小觑。
新冠疫情及衍生的种种问题,对欧盟来说如同一场压力测试,一方面暴露了欧盟内部决策程序复杂、协调成本较高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欧盟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和抗压性。欧洲一体化在危机中有所深化。去年末,欧盟和英国就双方未来关系达成协议,也为欧盟翻过英国“脱欧”一页并开启新旅程带来契机。
崔洪建指出,欧盟成员国虽然在去年欧洲暴发疫情初期曾一度各自为政,但随后欧盟逐步在医疗资源、疫苗研发等方面发挥协调组织作用,欧盟机构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权力因此“前进一大步”。欧盟去年推出7500亿欧元恢复基金的重要意义在于欧盟财政一体化进程取得新突破,各国之间的利益纽带更加紧密。地缘政治争端、恐怖袭击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欧盟各成员国更注重协调立场。此外,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法德合作依然较为牢固。
更重要的是,英国“脱欧”给欧洲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初步缓解。2020年12月24日,欧盟与英国就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关系达成协议,避免因英国“无协议脱欧”而导致“双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这一协议的达成意味着,“欧洲从此可以把英国‘脱欧’问题抛在身后,开始展望未来”。不过,英国“脱欧”后的欧英关系远未走出磨合期,“脱欧”的影响还将逐渐显现。
中欧合作将深化
新的一年,中欧多领域合作将保持2020年的良好势头,并有望更上层楼。
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去年末如期完成,在生态、数字等领域将涌现更多投资机遇、出现更多合作案例。此外,随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今年初正式生效,茶叶、葡萄酒等特色产品也将走进中欧双方更多普通家庭。
在卫生健康领域,可以预见,中欧合作在新的一年仍将有力前行。
2020年,中欧谱写了令人难忘的抗疫协奏曲。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中国暴发疫情之际,提供数十吨医疗物资;欧洲暴发疫情后,中国人民又克服自身困难,向欧洲持续提供抗疫物资。中欧在生产链供应链方面的协作,使呼吸机、口罩等抗疫物资得以顺畅生产。从“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到“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中欧“患难见真情”的一幕幕将永载史册。
欧亚形势展望
风云多变存机遇
疫情肆虐、局部冲突、经济下滑、政权更迭、大国博弈……2020年,欧亚地区步履蹒跚走过艰难一年。
2021年,欧亚地区面临战疫、维稳、重振经济等艰巨挑战,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博弈仍将继续。中国与欧亚各国安危与共,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将为地区稳定繁荣注入正能量。
地区稳定存变数
2020年,白俄罗斯爆发针对总统选举结果的抗议活动,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引发政局突变,位于高加索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硝烟再起。新的一年能否保持稳定,关乎欧亚地区发展前景。
欧亚地区首先需要克服2020年局部动荡带来的后遗症。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已宣布将在推动修宪后辞职,白政局或再掀波澜。吉尔吉斯斯坦政坛权力重组尚未尘埃落定,政局走向存在不确定性。纳卡地区发生的武装冲突虽暂时平息,但纳卡地区地位问题这一症结未解,高加索“火药桶”会否复燃仍未可知。
欧亚地区不稳定态势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从内部看,欧亚各国独立后转型之路艰难,而新冠疫情给地区经济与民生带来巨大冲击,各国需要尽快战胜疫情并改善经济结构、完善治理模式。俄罗斯已启动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并准备向地区国家提供帮助,这对该地区抗疫是重大利好。
2021年,欧亚地区国家将迎来独立30周年。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副主任杨进说,欧亚各国独立以来在转型之路上不断总结成败得失,以期从制度、观念等方面补齐短板,最终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大国博弈恐加剧
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是影响欧亚地区局势的重要变量,白俄罗斯政局动荡、纳卡冲突背后都有大国身影。2021年,大国在欧亚地区的博弈将延续甚至加剧。
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最后一年间,不断强化对俄经济制裁,阻挠俄欧天然气管道项目,增加在俄周边东欧国家军力部署,使美俄矛盾不断激化。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曾明确称俄罗斯为美国“最大威胁”。俄舆论普遍认为,拜登政府的对俄政策将更具攻击性和破坏性,未来俄美对抗恐仍将大于合作。
俄欧关系同样不太平。2020年,围绕白俄罗斯政局,俄罗斯与欧盟针锋相对;在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疑似中毒事件上,德国、法国严厉批评俄罗斯,欧盟借此对俄施加新制裁。
一些专家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后将推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改善,美欧恐将联手加大对俄战略空间的挤压。
对华合作机遇多
2021年,中俄将共同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上海合作组织也将迎来成立20周年。专家认为,中国与欧亚地区各国在新的一年深化互利合作具备了新的有利条件。
过去一年,中国与欧亚各国在防疫物资援助、技术分享、疫苗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合作,谱写了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新篇章。从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揭牌成立,到首列“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从中俄启动科技创新年,到中哈推出“复工复产首批千名专家计划”,中国与欧亚各国携手抗疫,加快恢复务实合作。
2020年,中国保持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俄双边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农业、能源、跨境电商等领域合作逆势上扬。中俄两国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成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力量。2021年,两国将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为契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合作。
中国与欧亚国家都处在重要发展时期,双方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前景。
亚太形势展望
阴霾与希望同在
随着北半球冬季到来,亚太多国遭遇新一波新冠疫情冲击,预示着抗击疫情并应对其造成的经济影响仍是2021年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新一届政府可能进行亚太政策调整,将对地区局势产生一定影响。疫情之下一些国家社会矛盾可能加剧,增加政治安全领域的变数。
令人欣慰的是,多种疫苗开始陆续上市,中国有效控制疫情并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从而有力拉动地区经济,各国在多个场合表达出合作意愿,这些因素让亚太地区看到了走出疫情阴霾、避免冲突对抗的希望。
疫情经济皆较严峻
岁末年初,已持续近一年的全球新冠疫情出现新高峰,给2021年亚太各国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日本和韩国等中高纬度国家受季节因素影响疫情恶化,至少在天气转暖之前的数月内,这些国家疫情防控仍将面临较大压力。东南亚和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医疗资源不足,抗疫形势不容乐观。
2021年,受疫情蔓延影响,亚太各国经济也面临重大风险。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的经济活动受限导致各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也使各国倾向于在疫情有所缓解后很快解除封锁措施,然而,放开经济活动又可能导致新的疫情高峰到来。
政治安全存在隐忧
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将正式入主白宫,美国的亚太政策极有可能进行调整,这将给亚太地区政治安全形势带来变化。
关于朝核问题,专家认为,拜登将在相当程度上回归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战略忍耐”政策,对朝鲜以压待变。
疫情也将对亚太地区2021年政治安全局势构成影响。疫情及其带来的经济冲击加大了各国人民的生存压力,导致一些国家社会矛盾凸显、局势失稳。如何在抗疫中化解社会矛盾,将考验相关国家的政治智慧。
阴霾之下不乏希望
近期,全球多款新冠疫苗陆续获得使用授权,让亚太地区的人们在疫情阴霾中看到希望。
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发达国家已预订了相当数量的疫苗,如能按时交付和接种,这些国家新一年的疫情防控有望取得重要进展。
在经济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签署,一旦正式生效,将极大促进亚太各国经济发展。亚洲开发银行2020年12月发布《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报告,将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20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从负0.7%上调至负0.4%,2021年增长率预测则维持在6.8%的高位,体现出对亚洲经济复苏的看好。
亚太地区经济在疫情中表现较好与中国因素密切相关。中国有效控制疫情并率先实现经济强劲复苏,为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的亚太国家经济注入活力,2020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实现逆势上扬。2021年,中国对亚太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可望进一步显现。
中东形势展望
变中图治大可期
2020年,新冠疫情与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及军事冲突相叠加,使中东局势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之中。
展望2021年,中东国家面临着自困局中突围、在乱局中求稳、于变局中图治的艰巨任务。
如何实现经济复苏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2020年12月上旬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1年中东地区经济增速有望反弹至3.4%。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受多重因素影响,中东经济复苏仍将是一个漫长、艰难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
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给中东国家普遍脆弱的医疗体系造成严重冲击,更使该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陷入经济衰退之中。
2020年3月,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减产协议谈判破裂,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等产油国之间爆发价格战,导致国际油价出现历史性暴跌,并造成金融市场混乱。中东股市也随之全面暴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发布的经济报告预测,2020年中东地区经济将平均萎缩5.7%。
为应对疫情和油价下跌的不利局面,中东国家持续出台稳经济、保民生措施,同时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沙特等产油国也进一步认识到推进经济多元化、摆脱经济增长对石油过度依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如何妥处热点问题
2021年,阿以关系如何演化、伊核协议问题能否迎来转机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走向何方,都是国际社会颇为关注的中东热点问题。
作为影响中东局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巴勒斯坦问题2020年遭遇重大变局。1979年和1994年,埃及和约旦先后同以色列建交,此后再无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建交,多数阿拉伯国家遵循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再同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默契。然而,从2020年8月开始,4个月内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苏丹、摩洛哥4个阿拉伯国家相继宣布同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阿以关系这一最新态势,是阿拉伯世界内部变化以及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0年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不断升级,双方对抗加剧,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担忧。虽然伊朗总体上对美种种打压保持“隐忍”,竭力避免与美发生战争,但外部环境变化也导致伊朗国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伊朗的对外政策渐趋强硬。
如何破解时代命题
2020年,由于贫富差距加大、腐败难以根除等社会和民生问题,多个阿拉伯国家发生社会动荡。此外,利比亚战事、叙利亚北部战事、也门战事、恐怖和极端组织滋扰等短期内难以平息,难民危机、粮食危机、经济危机挥之不去。
在西亚北非剧变发生整整10年后的今天,“求稳定、谋发展”已成中东地区国家普遍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认为,新科技革命、经济转型、治理能力和水平是决定中东国家今后能否抵御地区和国家内部动荡的核心要素。
沙特、埃及、阿联酋、卡塔尔、土耳其等国已纷纷提出各自发展战略,并在经济、外交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指出,对处于全球大变局风口上的中东国家而言,协调历史遗产与现代性的关系、从依附性发展走向自主性发展、完成国家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无疑是其在21世纪的长期课题。
拉美形势展望
“山鹰”能否逆风飞
听到排箫演奏的安第斯民谣《山鹰之歌》,总让人想起遥远的拉丁美洲。202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犹如一只被新冠疫情束缚的山鹰,困顿窘迫。
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悬殊且公共卫生系统薄弱的地区,拉美因疫情陷入1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2021年,拉美“山鹰”能否挣脱束缚、逆风起飞?
2021年新年伊始,拉美疫情依然严峻。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说,疫情对拉美公共卫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拉美是全球最晚遭受疫情直接冲击的地区。自2020年2月26日巴西报告拉美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5月22日世卫组织确认南美成为疫情新“震中”,再到如今拉美确诊病例数逾1600万、死亡病例数逾50万,拉美经历了被疫情“捆缚”几乎动弹不得的一年。
自3月中旬起,阿根廷、秘鲁等十余个拉美国家进入国家紧急或公共灾难状态,采取隔离、宵禁、关闭边境等一系列强力举措。但是,拉美部分官员和民众防疫意识不强,公共卫生设施、医护人员和病例检测不足,贫困人口太多,致使隔离政策难以落实,拉美抗疫成效也因此大打折扣,各国被迫带疫解封。
疫情前,拉美经济已深陷泥淖。2014年以来,拉美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最慢的地区。2020年拉美经济更跌至谷底。
拉加经委会预计,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2020年萎缩7.7%,2021年增长3.7%,可能至2024年后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拉加经委会预计,2020年,疫情导致拉美约270万家企业倒闭,失业率升至10.7%,严重程度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拉加经委会数据显示,2020年,拉美贫困人口数回升至15年前的水平(约2.31亿人),贫困率达37.3%;赤贫人口数回升至30年前的水平(约9600万人),赤贫率达15%。
2021,面对疫情危局、经济困局、治理忧局,拉美如何突出重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长孙岩峰给出四条建议:一是积极抗疫,尽快扭转疫情危局;二是继续经济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三是加大济贫扶弱力度,尽力弥合社会矛盾;四是积极融入外部市场,抓住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等发展机遇。
巴尔塞纳说,2021年拉美经济将受疫情高度不确定性、疫苗生产和分发速度,以及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拉美需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相应环境和产业发展政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进行融资和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拉美经济研究室主任岳云霞说,当前的拉美,无论是区域、次区域还是地区国家内部,都亟须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唯有团结,拉美“山鹰”才能突出重围、展翅高飞。
非洲形势展望
活力重现不是梦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非洲,多国发生动荡,地区发展陷入阴霾。
展望2021年,非洲疫情应对能力有望提升,经济有望走向复苏,安全局势也有望趋稳。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将为后疫情时代的非洲经济转型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专家认为,经过疫情考验,非洲公共卫生体系整体得到加强,传染性疾病诊治能力获得提高。新的一年,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开启,非洲疫情有望逐步缓解,并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希望在全球新冠疫苗计划中为非洲确保2.3亿剂疫苗,同时强调任何正研发的疫苗也应在非洲进行测试。这2.3亿剂疫苗将覆盖20%的非洲人口。2020年12月10日,埃及成为首个收到新冠疫苗的非洲国家,疫苗来自中国。
2020年,新冠疫情让非洲经济承受压力。非洲商品出口、旅游业、航空业遭受打击,外贸收入和外资流入大幅下降,财政赤字增大,主权债务风险上升。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原计划2020年7月正式实施,但因疫情被迫延迟,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停滞。重压之下,非洲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自救计划,包括向弱势群体免费提供食物保障社会稳定,增加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加速使用数字技术改造本国企业等。
随着疫情好转及非盟运作日渐成熟,2021年,非洲整体安全局势有望出现改观,与经济复苏形成良性循环。
2020年,疫情之下非洲经济下滑,贫困人口增加,社会矛盾激化,诱发社会动荡。马里发生军人哗变,几内亚、科特迪瓦先后发生骚乱,尼日利亚发生民众抗议,西非局势一度紧张。在东非,埃塞俄比亚爆发政府军和地方武装力量之间的武装冲突,对“非洲之角”安全和稳定构成威胁。此外,埃塞、苏丹与埃及之间围绕尼罗河水资源的争端一直没有停歇。
非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等非洲区域组织主动作为,成功斡旋马里政治危机,主导埃塞、苏丹和埃及三方水资源谈判。“非洲人的事情由非洲人解决”,这一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2021年,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计划在塞内加尔召开。中非双方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把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造福中非人民。
中方宣布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并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在推动经济复苏方面,中非携手迈出坚实步伐。“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项目陆续复工,中非合作为后疫情时代的非洲经济转型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可以预见,在新的一年,中非互助将进一步深化,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将更上层楼。
稿件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