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作文

人人都该懂得“让”

  古往今来,让,都是一个让人觉得美好的字眼。
  让,是形声字,它的形旁是“言”,声旁是“上”,本意呢,是说把方便和好处给别人,“请别人先”。这个字发展到今天,自然生出了引申义:谦让、忍让……大家应该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爸爸拿回一筐梨。梨子色泽金黄,看上去十分诱人可口。可惜个头不匀称,有大有小。爸爸让孔融先选,孔融略一思索,拿起最大的那个给了哥哥。爸爸很惊讶,孔融说:“哥哥年长,应该吃大的。”说着,又拿起稍小的那个,给了弟弟,“弟弟还小,好吃的应该多吃点。”然后把最小的那个留给了自己。孔融把好东西让给亲人享用,这是一种“请兄长先”的“让”。有一首儿歌广为传唱:“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大的让给你,小的留给我。”唱的就是这种“让”。可见,从古至今,让,一直是一种被宣扬、赞美、值得学习的美德。
  走出家门,更需要“让”。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孕妇,主动站起来,说一句“请您坐吧”,这是一种“让”;跟妈妈去银行排队,看到年老体弱的老人,主动请他排到自己前面来,这是一种“让”;在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破物时,杜富国对队友喊出“你退后,让我上”,危险面前不顾自己安危,让他人退后,遇到困难时,自己先上,这也是一种“让”。让,是把好处给了别人,坏处留给自己。
  这样看来,懂得“让”,就是多为别人考虑,心里要装着他人。心中放下了别人,便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心中放下了别人,便能传递更多的能量,释放更多的爱。
  让,是一种礼仪,一种品质;让,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让,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它能温暖别人,传递正能量,也让自己更加豁达。如果人人都愿意“让”,遇事懂得“让”,我们的生活该多么美好!

贺正哲太原市八一小学六年三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1-17期

  • 第2021-01-16期

  • 第2021-01-15期

  • 第2021-01-14期

  • 第2021-01-13期

  • 第2021-01-12期

  • 第2021-01-11期

  • 第2021-01-10期

  • 第2021-01-09期

  • 第2021-01-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