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在现场

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选择挺身而出

  赴河北进行防疫消杀工作十余天,返并后隔离两周时间,意味着15名山西天龙救援队队员将错过2021年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但他们丝毫没有退缩,选择勇往直前。
  15名队员中,有人提前关了店门,有人请了假,有人将怀孕的妻子独自留在家中,有人将一双儿女留给家人照顾,有人为了节省防护服每天早晨起床后就不再喝水……他们都是普通人,却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前往河北防疫消杀。
  赵国祥:赴河北进行防疫消杀,每天总是忙忙碌碌到很晚
  1月18日,是山西天龙救援队15名队员赴河北进行防疫消杀的日子。因疫情防控,他与家人商量后延迟了婚期,踏上了赴河北防疫消杀的征程。
  赵国祥在1月18日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原本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将迎娶我一生一世心爱的公主。但疫情又一次打破了喧嚣与平静,这一天我逆行河北,参加抗疫。愿世间万物安康如意,保佑我平安归来,再见亲爱的你……”
  1月31日18时许,山西晚报记者电话采访了赵国祥,此时的他已到达酒店隔离,正与未婚妻视频聊天。“我是做户外体育的,喜欢爬山,和未婚妻子也是因爬山结识。四年半的时间,我们相识相爱相守,2020年6月定下婚期。”赵国祥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们在2021年1月14日决定延期婚礼,并逐一通知了亲朋好友。之后,得知队里要到河北支援,他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在抗疫一线,赵国祥除了每日的防疫消杀工作以外,还兼负队里的摄影及通讯报道任务,每天总是忙忙碌碌到很晚。“我和未婚妻都是外地人,我离开太原,她独自一人在家,我不是很放心。每天结束任务,不管多晚,我都会和她进行视频,她接不到我的视频,也绝对不会睡觉。”赵国祥说,他知道未婚妻担心,白天趁着吃午饭的间隙也会抽空发条信息。
  鲍慧:入队11年,每次救援行动都有他的身影
  作为入队11年的老队员,1978年出生的鲍慧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救援行动。四川雅安地震、陕西泥石流滑坡、大同蝴蝶谷救援、河北井陉水灾、江西九江抗洪……队里的每一次救援、搜救行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得知山西天龙救援队要前往河北进行抗疫消杀工作,鲍慧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报了名,请缨支援河北抗疫。在疫区,他穿着一次性全罩防护服,背上30多公斤的消杀设备,完成一整天的消杀任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小区楼宇、医院病房、停车场等地,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在没有电梯的楼道里,他一层层消杀上去,一层层消杀下来时,汗水早已将衣服湿透。
  “参加救援已成为我人生的习惯,以前的各种搜救有目标、有人员。这次不同,病毒虽然看不到,但它致病率高、传染性强,只希望通过我们的消杀,能为大家创造安全的环境。”鲍慧说,这次出来做消杀工作,为了节省防护服,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就不敢喝水了,担心在消杀工作期间上厕所。
  做了11年公益,鲍慧说,看到被救助人员满眼泪水,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有一次,我们15个人对32个村民进行消杀和采样,一直从早上8时忙到半夜11时。虽然累,但看到村民们眼眶含泪,要把苹果塞进我们手里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鲍慧说。
  赴河北防疫消杀原定于1月18日早7时30分集合出发,可在前一天晚上6时,鲍慧参加了对太原五梯村坠崖驴友的救援(详见1月19日山西晚报第4版《紧急出动天龙救援队一直忙到凌晨》)。当救援任务全部结束时,已是凌晨2时。等他回到家准备好装备,天已经快亮了。他背起行囊,急匆匆地踏上了远赴河北抗疫的征程。
  王昕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15名赴冀的山西天龙救援队队员里有3名女队员,1995年出生的王昕云年纪最小。2018年毕业后,她一直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2020年春天,看到山西天龙救援队招募队员的信息后报了名,经过各项考核,成了一名正式队员。
  在队员们眼中,王昕云是一个特别热情的小姑娘,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是大家心目中的“小百灵”。这次去河北抗疫,她第一时间报名。
  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王昕云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消杀现场,她和男队员一样忙前忙后,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每次出队消杀,领队都要问一句,有什么困难吗?她的回答永远是没有。“出发前,我接到的是拍摄任务,可抵达河北后,任务繁重,就没有明确区分,哪里需要人,就去哪里。”王昕云说,很累,却更有价值。
  说起去河北的初衷,王昕云笑了,她说就是想趁着年轻做自己能做的、想做的一些事情。父母也希望她能做有意义的事,在父母的支持鼓励下,她主动报了名。
  “有一个小区,我们进行过4次消杀,如果不是切身感受,你无法体会从第一次去只有一个楼道里的灯全灭了,到第四次去全小区楼道里的灯都灭了的感受。今天回到太原,在车里看到两名漂亮女孩在大街上拿着奶茶边走边聊天,与在河北大街上空荡荡的感触完全不同。”王昕云说,他们在转战下一个防疫消杀地点前要脱掉防护服,最多的一个下午,她曾换过6套防护服。尤其是身在河北,看到母亲发来的准备好的年货照片,以及朋友们发的一些朋友圈,她才真正体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通讯员 杨军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1-31期

  • 第2021-01-30期

  • 第2021-01-29期

  • 第2021-01-28期

  • 第2021-01-27期

  • 第2021-01-26期

  • 第2021-01-25期

  • 第2021-01-24期

  • 第2021-01-23期

  • 第2021-01-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