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寒假格外长,4个多月的史上最长假期中,停课不停学,孩子们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知识。2021年的寒假,全民防控意识下,学校提前放假,孩子们提前进入假期,响应政府号召非必要不出行,不聚集,不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活动……根据疫情新形势,寒假中校外机构停止一切线下教学,改为了线上授课,各类网课扑面而来,学生们又进入了网课状态。
网课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上课,不受时间、地理、空间的限制!但是,如何保证网课学习质量,家长应该做些什么……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寻找答案,山西晚报记者和小记者在这个寒假行动起来。
坚持孩子的兴趣 尊重孩子的选择
山晚小记者杨子岳说,自己更喜欢线下课,尽管去上课路上比较费时,但是效率高,课堂氛围也好。他说:“网课是妈妈按照我的兴趣来安排的,由于我比较喜欢围棋课,假期线上课只安排了围棋课,原计划线下的篮球课取消了。”
对于网课,杨子岳妈妈认为它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上课路途中的时间,缺点是孩子自制力差,网课的过程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最让人担心的一点就是容易用眼过度,虽然课间也会安排休息时间,但这段时间孩子往往浏览其他网页,或者直接和同学连网打游戏。对于文化课程,杨子岳妈妈表示平时也不盲从,不会随大流给孩子报线下文化课,“孩子成长中有一技之长很重要,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更为重要。”
已经六年级的山晚小记者孙睿智期末考了双百,假期任何网课都没有安排。
孙睿智爸爸说:“孩子平时也只报了数学和英语的网课,主要是查缺补漏,觉得没学好哪儿就学哪儿,会的就不看了。”他直言,网课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孩子自律了效果就好,不自律效果肯定就差强人意。假期让孩子多玩一玩,身体健康和开心还是最重要的。“我们对孩子的方式比较宽松,主要是基于孩子就是个普通人,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方式去教,不能割裂生活去教,不能只会学习书本知识,不会社会化技能,我只想让他们做一个快乐健全的普通人。”
坚持文化课学习 兴趣课程暂时取消
山晚小记者高琛越妈妈近期比较烦恼,假期的线下课转为网课后,文化课可以按部就班在网上学习,但因为课程时间有重叠,加上假期还要录制钢琴考级视频,近一段时间,孩子比上学的时候还要忙,苦不堪言。网课虽然节省了很多去往补习班的路程时间,但在时间安排上也是要提前规划好才行。有经验的老师建议要避免孩子疲惫和被动式输入,还是要注意孩子集中上网络课堂后各种情绪和心理问题。
对于寒假网络课程的取舍,山晚小记者孟煜涵妈妈说:“孩子目前是四年级,课程相对低年级难度有所增加,尤其今年语文考试的内容更为灵活,考查点不仅仅限于书本的内容,利用假期稳固知识点,拓宽知识面是有必要的。”因此,寒假网课只选择了语文、数学两门,虽然书法之类的兴趣班也开设了网络课程,但考虑到书法面授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并且网课安排太多对孩子视力会有所影响,就未列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目前,假期不能出行,时间比较宽松,网络上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课程,也是不错的选择。
山晚小记者王雯颀寒假网课也只选择了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语文课程,王雯颀妈妈直言以前也会报很多的课外班,后来跟孩子沟通后,比较尊重孩子的选择,留下了自己更为喜欢的课程,虽然网课的课程氛围和感觉也不错,还是感觉线上课缺少了线下课程面对面的互动,王雯颀依然认为线下的课程比网课更为真实。
不仅课程有意思 学习还得有计划
对于网课的态度,家长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太原书生琅琅文化培训学校张涛老师认为,网课有它的弊端,但也有它的好处。
网课如何吸引孩子?关键看如何利用好现在的媒体技术,让孩子有效、有趣地学习。
张涛老师对于自己大语文网络课程的设置增加了很多丰富的内容,除了国学部分,还有世界通识部分,讲授中国七大古都和世界七大文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串成一节节丰富的课程内容,漫画、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进行故事演绎,课后还会推荐相关的书籍和电影、纪录片等方法,设置闯关任务,让学生欲罢不能,努力打通知识点。
对于网课笔记,张涛老师采用了非常适合孩子们记录、提炼、思考、总结的笔记方法——康奈尔笔记法,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的学霸笔记。同时,张涛老师表示还会鼓励孩子们的再创作,可以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孩子们纷纷将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武士、古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搬到”笔记本上,惟妙惟肖让人印象深刻。
从家长方面来说,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先从培养和提升孩子的自律能力开始。张涛老师建议,家长朋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不仅是口传,更要“身授”——孩子学习时,家长不要看电视、玩手机,可以读报和看看书。
家长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凡事自觉,言出必行,身体力行,孩子自然就会效仿!
其次,家长要与孩子协商,共同制订恰当的学习纪律。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协商,制订出他们自我认可的计划、规则和纪律,如生活作息时间表、居家学习时间表,作业、阅读、锻炼、参与家务劳动等计划书。
同时,还要辅以相应的奖惩措施。孩子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可以奖励想要的内容,要打的游戏、想看的电视等,当孩子自觉完成每一个任务时,家长就要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赞美和鼓励,让孩子在赞美的愉悦中,不断下定“这样真好,下次还如此”的决心,从而使自律观念不断得到强化。反之,就要受到相应惩罚。让自律成为习惯,家长当做一个智慧的“他律者”。智慧的家长都会以包容的心态、寻美的眼光,尽可能多地发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多赞美少指责,多奖励少惩罚,激起孩子的向好、向美之心,让孩子的正能量不断得到积蓄,好习惯不断累积,渐次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升华。
此外,自律不仅表现在学习上,更是一种人格素养,所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便不仅是在孩子学习时,更是要贯穿于生活的全过程,如生活自理、衣着得体,讲究卫生、待人接物、遵守公共秩序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自律是全方位的,唯有让孩子衣食住行事事自律,他们的学习才会自觉!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