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疾控人”而言,鼠年春节时的忙乱、紧张还恍如昨日,牛年春节就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到来。这一年,在一次次的战战兢兢中,他们早已习惯了随叫随到。2月11日,除夕,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依旧坚守在岗位,为入境人员做核酸检测实验,协助外省追踪新冠肺炎密接人群,排查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点。在他们看来,这是责任,也是使命。
除夕从212份核酸检测样本开始
杨红霞是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检验科副科长。放假前两天就接到通知,2月10日晚武宿机场会有入境航班,要求她和其他3名工作人员配合做好样本检测。“张秋香老师是我们科年龄最大的,平时工作就兢兢业业,大家都看在眼里,春节值班,考虑到她的年龄,大家商量好不给她安排,没想到,昨天晚上看到工作群里通知要检验212份样本,老同志又主动请缨,要求参与这次实验,还特意给我打了电话,说多一个人就能早一点完成任务,大家伙就能早一点回家。”杨红霞说。
2月11日早7点,杨红霞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检测前的准备。科主任任斌知和其他几名工作人员也陆续赶来。“样本估计一会儿就送到,咱今天争取能早点儿回家,陪家人过个除夕夜,这一年,亏欠他们的真的是太多了。”杨红霞话音刚落,就接到电话,得知第一批样本已经送过来了。杨红霞和张秋香、张创业、杨建芳、代培芳4名实验人员赶紧穿戴好防护装备,带着样本一头扎进实验室。
“这次的样本数量其实并不多,但种类比较齐全,鼻咽拭子、肛拭子、血液、粪便都有,特别是粪便,前期的处理就比其他样本要多一些程序,所以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杨红霞介绍,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检测任务他们已经记不清执行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随叫随到,熬通宵似乎也成了工作日常。给杨红霞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去年5月份的一次检测,样本数量有上千份,他们持续工作了36个小时。“虽然不是一直在实验室,但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负荷还是有些吃不消,特别是在实验室里,戴的都是N95口罩,本身就比较憋气,外面还有隔离衣、防护服、面屏,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汗流浃背还好应付,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憋气感。”杨红霞说,“现在,这样高负荷的工作状态相对要少一些了,不过大家也都适应了,像今天这种情况,从处理样本到核酸提取,再到PCR反应,整套程序下来,在实验室里工作的时间也就三个多小时,身体上好像都没什么感觉了。”
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而言,样本检测只是第一步,他们在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后,还要进行数据录入、审核、出具报告等工作。“实验检测是根本,但后期的报告也很关键,我们必须一个一个核对清楚了,这可是个细致活,一下都马虎不得。”杨红霞说。所有报告都整理完已是16时,杨红霞和小伙伴们又把“战场”打扫干净,才安心地离开。杨红霞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前段时间的河北疫情让大家又紧张了好长时间,都做好今年也在单位过年的准备,“没想到比我们预期得早了很多,这一年都没给孩子做了一顿正经饭,今晚回去必须得露一手。”
每一个风险点都不能放过
“您好,我是省疾控中心传染病科,刚才收到了一份北京发过来的协查函,其中涉及有密切接触者在你们这儿,现在把协查函给你们发过去,请尽快配合追踪其行踪,并对其密接人群进行管控。”就在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样本进行检测时,传染病防控科的办公室里,樊婷正不停地打电话,发传真,处理刚接收到的协查函。
“外省发过来的,基本涉及的都是密接人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追踪他们的活动轨迹,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轨迹比较简单的,处理起来也相对简单一些,轨迹比较复杂的,可能一个人就又会牵涉到很多地方、很多人,我们就得追根溯源,在追踪的同时,还要及时反馈追踪结果。”樊婷笑说,自己很幸运,一上午就只收到一份协查函,而且还不是太复杂。
“实在是不放心,我们再听一听运城当地追踪的情况,再分析研判一下,这特殊时期,可是不能出岔子。”中午刚过,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李国华、副科长李晓清、疾病检验科科长任斌知、应急办主任左素俊等多名专家就被省卫健委副主任、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紧急召回。
原来,运城有一名从境外返回的无症状感染者,回国后也按照要求在深圳集中隔离了14天,回到运城后也有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可在隔离期结束时的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呈阳性,IgG阳性,收治到定点医院后,又做过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IgG阳性。听了运城市卫健委、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关于这名无症状感染者的介绍后,在场的专家分析认为,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这名感染者在境外已经感染新冠,短暂核酸阳性(一次)可以排除重复感染,属于感染恢复期复阳,根据其IgG出现的时间(已超出42天)分析,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而且从深圳同机返回的密接、次密接被感染的风险较小(因接触前后数天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是,慎重起见,还是应该继续对其密接、次密接人群进行隔离管控。
“其实,之前我们就对全省春节期间疫情情况进行过研判,也分析过这一病例,但特殊时期,国外疫情持续恶化,国内多省市出现聚集性疫情,我省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汽车轮胎、奶枣排查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省内部分市县出现输入性疫情及返晋人员核酸检测复阳情况,这又赶上春节假期,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一丁点的马虎和疏漏,每一个可能危及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风险点都不能放过。”冯立忠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春节前夕的慰问活动中,特意到省疾控中心,并指示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方针,全面做好我省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落实各项措施,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情况,确保一旦有事,能迅速反应,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省疾控中心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强化应急值班制度,坚持节日期间24小时有人值守,主要领导带班,确保值班设备和通讯设施保持24小时畅通。24小时值班人员接到省内外疫情协查函、疫情线索举报、疫情电话等信息,要在30分钟内向带班领导、应急办、传染病科、食品安全协调办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和瞒报现象发生。同时要求中心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开机待命,确保在30分钟内人员和车辆能够集结完毕。在常规疫情监测基础上,提高新冠肺炎疫情监测预警多点触发系统的敏感性,接到预警信息,省市县三级疾控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信息化助力 疫情可实时上报
17时30分,在信息网络管理科,正在值班的马仕超正坐在电脑前,对当天搜集到的疫情信息做梳理。“省卫健委官网上每天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就是我们这儿梳理、汇总,然后上报省疫情防控办,审核发布的。”刚刚坐定,马仕超就自报家门:“今天我们的很多同事虽然没有上班,但都是24小时待命,因为我们这里还承担着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果有医院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或确诊病例,只要在系统上一上报,就要求三级审核,我们是作为省级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报省里、国家。按照要求,这个工作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意思是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安全性有保障吗?”面对山西晚报记者的疑问,马仕超赶紧拿出一个优盘状的设备解释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数字证书,在登录系统时,必须同时插入这个证书才能进入系统,单纯输入账号、密码是不行的,所以安全性上还是可以保障的。”
“现在,我省疫情情况相对稳定,我们的工作负荷也明显轻松了很多。去年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每天凌晨一两点这里都是灯火通明,因为每天的疫情信息都是截止到24时,我们必须等各市都上报回来了,才能对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回忆起那段时间的工作状态,马仕超用“不容易”三个字来形容。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去年年初,湖北疫情发生后,他们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很快上线了外省(湖北)入晋人员管理平台,省市县乡村五级用户使用,收集中高风险区入晋人员信息,在疫情初期对返晋人员进行有效管控。同时,还设计了密切接触人员管理平台,省、市、县三级用户,收集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相关的密切接触者信息,为流调工作提供依据,也为有效防控疫情争取了时间。
“今年2月,我们又上线了健康山西网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马仕超说着,拿出一个密码箱,给山西晚报记者做起了展示。“这是我们出去采样时携带的相关仪器,里面有笔记本、扫码枪、无线路由器、身份证读卡器等装备,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集中的核酸检测,可以快速录入数据。”马仕超介绍,这套系统是基于“火眼实验”经验,结合大数据信息技术,利用5G通讯技术,实现了核酸检测全流程的监测与管理,而且该系统已圆满完成省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的核酸检测保障工作;完成全省警察公务员考试的核酸检测工作;在阳泉平定县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中进行了实战应用,收获了全人群核酸检测的经验。“该系统已逐步在全省推广,建立起更大的全员核酸监测网络,从而提高了我省核酸检测的效率与质量,精准指挥和调度全省核酸检测力量,切实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工作。”马仕超说。
“今年总算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家吃顿团圆饭了。”夜幕刚刚降临,马仕超的值班任务也顺利完成,抑制不住地兴奋早已挂在了脸上。
山西晚报记者 薛琳
牛年心愿
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自当砥砺前行,守护人民健康!
——马仕超
愿山河永无恙,愿世间无瘟疫!
——杨红霞
身边的人所愿皆所得,温暖如初,平安喜乐!
——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