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全国两会

未来的博物馆是什么模样?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这样说

  “未来的博物馆是什么模样?在我看来,将是更加多元化、特色化、现代化的博物馆。”作为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对于记者问及的这个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齐玫侃侃而谈。
  畅想未来,应基于现况。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数量超500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占比约为70%,非国有博物馆占比约为30%。”齐玫表示,民营博物馆数量占比较少,意味着不少民间藏家的珍贵文物,无法与社会共享。
  “近年来,我国民间藏家队伍不断扩大,藏品类别多、数量大,很多藏品还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标志物和代表性文物,价值很高,非常珍贵。”齐玫告诉记者。
  为此,她建议,国家应对民间筹建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希望未来可以涌现一批不同类别、独具特色的民营博物馆,促进民间藏家把更多的藏品展示出来,为大众所共赏。”
  “数字化”“云端化”,也是齐玫眼中未来博物馆的特质。
  她表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上服务优势凸显,促进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很多博物馆积极开展“云展览”“云直播”“云活动”等线上服务,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文化享受和交流的新平台。
  “这一趋势是必然的,前景是广阔的。”齐玫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对文化享受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加速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可以更好满足这些需求,“期待‘云展览’等可以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在她看来,博物馆还应积极“修炼内功”,提升展览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齐玫表示,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单独列为一章,为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指明了发展方向。博物馆应以此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展览的质量和水平。
  “要精心策划、巧妙设计,从展览主题、展品选择、实施团队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新,形成高质量展览,让文物‘活起来、会说话’,自然就会被更多百姓喜爱。”齐玫说。

据新华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3-09期

  • 第2021-03-08期

  • 第2021-03-07期

  • 第2021-03-06期

  • 第2021-03-05期

  • 第2021-03-04期

  • 第2021-03-03期

  • 第2021-03-02期

  • 第2021-03-01期

  • 第2021-02-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