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天朝:遗失在日本的中国建筑史》
[日]伊东忠太 著 现代出版社
本书是对伊东忠太1902年4月至次年6月在中国进行历访调查时所保存的5册野外笔记原书进行了拍摄、整理、附加图注以及解说等编纂而成。900余幅手绘图片,包含建筑、文物、风俗、古迹,其中大部分图片为彩图。其中所绘建筑,因战乱及自然灾难,有的已损毁,有的已不复旧时模样,伊东忠太的手绘笔记是中国建筑文物难得的历史记录。
山西被誉为古建筑大省,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古建筑文化遗存,尤其是宋辽金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达120座,占到了总量的75%。如今,这些饱经风霜的国宝级古建筑依然矗立在那里,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悠久的历史。不过你想过吗,有朝一日我们可以穿越回120年前,去看看之前的山西,看看那时古建筑的模样。
日前,名为《手绘天朝:遗失在日本的中国建筑史》的书籍问世,该书是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写于1902年4月至1903年6月,在中国对古建筑进行学术考察时所留下的田野笔记,那时的他从北京启程,途经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进入缅甸,最终留下了这套书稿。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在我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时候,日本先辈者如伊东、关野等先生的著作,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在书中重回往昔,探寻120年前山西古建筑的魅力吧。
1901年,以伊东忠太为首的日本考察团是第一个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考察和测绘的学者团。1902年至1903年之间,伊东忠太又对中国进行长时间的建筑考察,是日本建筑界研究中国建筑的开端。
书中表述,在伊东忠太心中,这是一个寻根之旅:“鄙人以为研究日本建筑者,首须究其历史,既悟日本建筑之发达,所得于中国系建筑者,至非浅鲜;遂又转入中国建筑之研究。”与学界重点关注建筑的间架结构相比,伊东忠太的手绘笔记更多的是从艺术角度关注建筑细节。翻看《手绘天朝:遗失在日本的中国建筑史》,可以发现,不光是建筑,在笔记中山川地理、日常生活、服装头饰都有所涉猎,可以看出伊东忠太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日本人,伊东忠太认为,国土与国民是艺术的两个方面,也是建筑产生的基础条件。因此,在中国田野考察的过程中,历史文化、乡土方言、风俗习惯,都是其对中国古建筑寻根探源的内容,而书中也增添了很多人文色彩的内容。比如在1902年4月26日,伊东忠太在北京郊外的万寿寺附近见到了一群妇女和儿童,他便记录下了当时女性与儿童的发饰与服装。同年6月15日,伊东忠太来到如今的山西大同,在大同府见到了山西的女性,便绘制了一张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发髻图,并写着“大同的风俗和北京相异,特别是妇女的发髻样式有着鲜明的特色。这应该属于明朝的遗风。”6月23日,伊东忠太抵达五台山,正好遇到了从繁峙派来的护卫巡查,随即绘制了一幅背身相,从服饰装扮上看,与今日影视剧中衙役的扮相别无二致。
虽说这是一本田野考察笔记,但也可以作为一本旅行日记,我们可以跟着伊东忠太的笔触,看到当时山西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致。
伊东忠太和山西颇有缘分,他还是近代第一位从学术考察的角度发现云冈石窟和应县木塔的人。
1902年6月,伊东忠太游历大同,在当地知县口中得知在大同西三十里有石佛寺,但是对其年代归属不明,于是决定考察,随后他发表的《云冈旅行记》《山西云冈石窟寺》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与兴趣,在世界建筑界和美术界打开了知名度。山西晚报记者在《手绘天朝:遗失在日本的中国建筑史》中,就发现了明确的记载。那是在1902年6月18日,伊东忠太绘制了第一幅与云冈石窟有关的笔记。在笔记中,他绘制了大佛的样貌,并且对石窟位置进行了标注,他还用“无比欢欣”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书中,还特别绘制了第五窟的大佛造像,并写道“我确认此处的建筑形式是日本推古式建筑形式的祖先,也是继承于健驮逻国的风格。”一张图,再现了大佛120年前的模样。在随后的记录中,既有佛像的衣纹服饰风格,也有不同洞窟内的建筑雕刻纹饰等,较为完整和详实地记录了云冈石窟当时的模样,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阔别了大同,伊东忠太在6月20日抵达应县,当时的应县还被称为应州,而此时的应县木塔在他的笔记中被称为“应州八角五重塔”。笔记中他除了绘制出应县木塔的模样外,还写道:“此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当时几乎是在半癫狂的状态下拍摄照片和研究了……”可见,伊东在见到应县木塔后的惊喜程度了。关于应县木塔,他绘制了8幅图片,分别从木塔坐落位置、碑石记载、建筑外观、数据测绘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为此感慨,“此塔的工艺构造自如,设计精美,比例协调,令人震惊!”
在山西,伊东忠太停留了半个月之久,从天镇到阳高,再到大同府、云冈石窟、应州、五台山,他用自己的笔墨,边走边画,留下了120年前山西古建筑中最大的亮点和特点。回到日本后,伊东忠太耗时3年之久,在1906年整理发表了《北清建筑调查报告》,收录了大批包括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在内的中国古建筑,进行宣传推介,山西精美的古建筑和石窟艺术开始为世人所知。
孙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