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山西晚报刊发了“老人摔倒扶不扶?他们毫不犹豫扶了!”一稿后,许多人为热心助人的好人点赞。
3月15日上午,摔倒老人的女儿张建琴女士拨通山西晚报热线称,她准备了感谢信和锦旗,准备送到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校,表达对王伟栋(10日见报稿中,老人家属误听为“王家栋”)同学的谢意。“我们非常感谢他伸出援手帮助老人,同时还想传递一种态度,要知恩图报,希望社会能多一些正能量。”
老人已出院 对施援者念念不忘
3月15日下午,山西晚报记者在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校门口见到了张建琴,她是摔倒老人张家喜的大女儿。
张建琴一边走一边介绍了当时的情况:老人住在迎泽区南内环街三社区。3月6日17时许,老人散步途经体育西路和菜园街交叉口附近时,突然摔倒在地,脸部鲜血直流。当时,路过的王伟栋把老人搀扶起来,又送到附近的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陪老人诊疗的同时,王伟栋还通知了他们这几个子女。“直到我妹妹去了医院,他才放心离开。”张建琴说,经过医院CT片检查,老人诊断为双侧鼻骨骨质中断、鼻中隔骨质中断、右侧鼻骨塌陷等多处受伤,以及软组织肿胀、鼻腔积血等。
经过了多日的治疗,老人目前已经出院。在家养伤,老人一直念叨着,要好好感谢那个中学生。
张建琴说,老人记得还有一位90后女孩,和王伟栋同学一直帮忙搀扶、看病、通知家属。经过多方查找,联系到那名90后女孩,她婉拒了家属的谢意,说老人没事了就好。
骑车前行了50米 他又折返回来
王伟栋长得黑黑壮壮的,说话时有些拘谨。说起当天的经历,他说至今仍然记忆深刻。
王伟栋是体育特长生,事发当时,他要到附近一个地方参加训练。骑车路过时,老人周围已经围了很多人,因为老人在不停流血,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开始一愣,并没有立刻上前去扶老人,因为他也通过各种渠道听说扶老人被讹的事情,有一些犹豫。然而,骑着车子往前走了不到50米,他又调头回来……
“当时,我就想着,如果有人扶了老爷爷,我就走;没人扶的话,我就扶。”王伟栋说,他返回来的时候,老人还在原地倒着,他就上前,和另外一名20多岁的陌生姐姐一起扶老人起来。随后,他问老人的家在哪里,有没有亲人的电话等问题。
所幸老人清醒着,说家就在不远处,两人就把老人扶到他家小区门口。王伟栋判断老人需要赶紧就医,就让陌生姐姐在楼下陪着老人,自己先上三楼通知家属。敲开门才知道,家里只有同样80多岁的老奶奶,她也帮不上忙,只能先通知子女。
于是,王伟栋又和陌生姐姐扶着老人去附近的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其间,老人实在走不动了,王伟栋就背着老人往医院走。后来,他觉得老爷爷流鼻血很多,觉得可能会缺水口渴,就跑去买了几瓶水,给老人喝。
直到老人的家人赶到医院,王伟栋和陌生姐姐才放心离开了医院。王伟栋说,他也不知道那个陌生姐姐的名字,只是两人同时干了同一件事,救了老人,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整个过程大概半个多小时,随后他又去踢球,回来继续上学,跟谁也没提这件事。后来,老人的子女特意找到了学校,班主任和校长才知道了此事,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表扬他敢于担当、敢于出手相助的精神。
“当时有一点儿犹豫,但是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王伟栋表示,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他的选择也会是一样的。
践行“立德、笃学、求是”校训
在学校办公室内,张建琴和妹妹将一面印有“危急之时伸援手助人为乐献爱心”的锦旗,以及一封真情实感的感谢信交到王伟栋和张卫民校长手中。“感谢王伟栋!感谢校长和老师们教出了优秀的学生、敢于担当的好少年。”张建琴说到动情之处,声音略带哽咽,她说这件事让她感到,雷锋精神没有走远。她说,之所以要这样宣扬,是要让大家知道,做人要知恩图报;让热心的人没有顾虑;让更多人体会到社会新风尚。
张建琴说,制作锦旗时,她把这件事讲给周边的亲朋好友听,大家都为这样的勇敢行为点赞,大家说,“这种行为应该提倡,不能让那些‘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的负能量,肆意占领每个人的心灵。”
王伟栋同学接受了锦旗后表示,学校一直教导他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有担当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很庆幸,他做到了。
学校教导主任赵茜表示,他们一直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全国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全国260个,山西省6个,第五十三中学校是太原市唯一入选学校。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全国共400家,山西12家,太原4家),第五十三中学校位列太原市榜首。像山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谢雪莹、太原市时代新人高晶晶,都是该校的学生。
校长张卫民说,“学校的校训是‘立德、笃学、求是’,王伟栋同学很好地实践了校训。”事发的前一天是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学校一直在做弘扬雷锋精神的工作,这是时代的主题、民族的精神和脊梁。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 实习生 王思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