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晚号

“南绍北代”黄酒杯2020感动山西候选人物系列报道之郭子涵

承父遗志 95后女孩投身深山扶贫一线

  •   简介及荣誉
      郭子涵
      女,1996年生。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陵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所科员。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郭子涵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此前,她还获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好人”“2020年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晋城楷模”等称号。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
      “郭子涵,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陵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所科员……”在山西55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名单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2月25日下午,我有幸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走进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山西省获奖者代表上台领奖,内心激动万分,热泪盈眶!虽然看似是我一个人上台领奖,但我实际上接过的是您和我两代人的荣誉,特别遗憾您没能看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这一天,作为女儿,我已经替您经历并见证了这一切,请您放心吧!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大家,属于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参与者、奋斗者!今后,我会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您为榜样,做好各项工作。生逢其时,责任在肩,唯有破除万难,奋勇前行!”领奖后,郭子涵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写下了这段话,以告慰离世一年半的父亲郭建平。
      2017年12月,晋城市兰花集团莒山煤矿职工培训中心主任郭建平,被任命为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2019年8月2日,51岁的郭建平,因突发疾病殉职工作岗位。郭建平离世10天后,他的女儿、23岁的郭子涵向组织提出申请,从繁华的都市前往偏僻的乡村,接过村第一书记接力棒,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
      父亲殉职在扶贫告捷前夕
      2019年8月2日,星期五。本来答应周末要为妻女做拉面的郭建平,与家人永远失约了!
      当天清晨6时许,驻村的郭建平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抢救。9时31分许,噩耗传来,51岁的郭建平倒在这片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台北村有101户、310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45口人。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扶贫工作排在附城镇倒数第一。
      在台北村,一座二层楼上,是村委脱贫攻坚办公室,里面摆满了各种扶贫资料,桌上两本厚厚的民情日记守在角落,一张大床上挤睡着4位扶贫干部……这是郭建平最后工作战斗的地方。
      当时,台北村脱贫攻坚基础工作较弱,生活条件也差。郭建平到村里后,20多天没脱衣服睡觉、没洗过一次脸。也就是在这20多天时间里,郭建平等人就把全村50户145口贫困人口的资料全部采集完毕。
      “我说你回来了,就休息休息吧。他说,事太多,如果不抓紧时间弄完了,周一去了,就根本完不成任务,还有其他新的任务呢。”他的妻子唐晋花记得,即使是周末回到家里,丈夫也是身在家中、心飞村里:“从他的表情上看,很累很累,每次回来都很憔悴,没有原来那么轻松了。”
      2019年7月底的周末,唐晋花发现回家的丈夫眼睛红肿,于是让他请假去医院检查。郭子涵记得,父亲去世前离开家准备回村里工作的那个早晨,看着他眼睛通红,郭子涵还给父亲滴了眼药水,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以前,可能是性格上的原因,我不太喜欢去表达自己的感情,现在很后悔。”眼眶浸满泪水的郭子涵哽咽道:“我想紧紧地抱着他,跟他说,爸爸我爱你,感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爱和包容。”
      如今,郭建平走了,带着他对父母妻女没有兑现的好好陪伴的承诺、带着他对台北村未竟的扶贫事业的牵挂走了。
      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的郭子涵,在办理完爸爸的后事后,毅然放弃了继续考研深造的机会,主动向组织申请,来到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继续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女承父志奔赴扶贫一线
      2019年9月5日一大早,一辆台北村民熟悉的玛瑙红小轿车又出现在老地方,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涌上前去,对新上任的村第一书记郭子涵嘘寒问暖。
      轿车是郭建平生前使用的私家车。为了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他经常驾车东奔西走,时常还成为村民们外出的便车。
      郭建平殉职后,晋城市委发布《关于向郭建平同志学习的决定》。陵川县委决定按以往“因公殉职安排子女”的惯例,招录郭子涵到县人社局工作。在她的主动要求下,被正式任命为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选择到台北村扶贫,继续完成父亲未竟的扶贫事业。
      提起与村里乡亲们的初次见面,郭子涵说:“一路上思绪万千,也有点儿害怕,但是就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亲切地走来时,我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瞬间眼泪就流出来,怎么也控制不住。”
      痛失父亲虽然让郭子涵沉浸在悲伤之中,随着社会各界纷至沓来的关心和厚爱,让她很快从悲痛中走出,并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定位。
      翻开她的履历表,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2014年,郭子涵考入沈阳工业大学,计划毕业后考研,然后在晋城找份稳定的工作。大学期间她获得的各种荣誉就有30多项,涵盖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科技、书画、舞蹈、公益事业、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大学期间她担任班长,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2016年,大二的郭子涵加入了党组织。她马上通过电话与父亲分享了这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
      “党员,可不只是个荣誉,他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你不要辜负这个人生的选择,不辜负党旗下的庄严承诺。”父亲当时的一席话,对她触动很深。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在子女的成长之路上担负着固本浚源的重要角色。郭建平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着一个父亲的责任和担当,为女儿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根基,郭子涵在人生的征途上已成功收获了来自父亲的第一课。
      “父亲没有给我留下一句话、一个字,但他一定希望能把这件事情继续延续下去,所以我主动申请来到这里,不仅是完成他的心愿,也是完成我的心愿。”谈及到台北村工作,郭子涵说:“正是组织对父亲的认可,正是父亲对扶贫事业的执著,正是乡亲们对父亲的热爱,正是这些爱和信任指引我走进扶贫领域,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郭子涵,从表格录入开始,入户走访,倾听建议,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参与乡村建设……快速融入到脱贫工作中,用最诚挚的热情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
      台北村变了样儿
      台北村位于陵川县西南太行山深处,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谋生。村里都是些老人和小孩,是个典型的空心村。
      郭子涵没有退缩,来村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支村两委班子修建台北村到观村的道路——这是父亲生前最挂念的事情。到村之初,每次进出台北村的盘山路,刚刚拿到驾照的郭子涵都开得小心翼翼,遇到雨雪天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修路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入冬的台北村,非常寒冷,最低气温有时零下20多摄氏度。村里没有暖气,盖着两床被子的郭子涵被冻得直哆嗦……“父亲是个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的人,我也不会认(song)。”她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勘察路线、调整规划、争取支持,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终于,台北村到观村的路通了。
      “这条路原本是爸爸在世时计划修建的,却是在我继任之后才完成。每次感觉累的时候、苦的时候,我就喜欢来这条路上走一走。”郭子涵经常这样与父亲进行“交流”。
      解决台北村的后续发展,也是郭子涵与村干部们工作的焦点。在她驻村前,父亲郭建平帮村里发展了连翘、白皮松等育苗产业。驻村后1年多的时间里,经郭子涵和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的努力,台北村的蓄水池、文化活动广场、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药茶加工车间建起来了,公厕改革、河道整治进展顺利,村里白皮松、连翘的育苗规模达500多亩……
      同时,郭子涵利用台北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民宿旅游,并多方联系,为村里争取政策资金。
      去年,到湖南卫视录制节目时,她通过芒果V基金,为村里争取到一台旅游观光车。“当时,导演组告诉我可以实现一个愿望,我一下子想到帮村里争取一台旅游观光车。”随后,郭子涵接连数日与导演组沟通。她的执着真诚打动了导演组,在一天晚上12点多,终于将旅游观光车的事情敲定。
      如今的台北村,在郭建平、郭子涵父女接力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村民们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村民张天发说:“原来村里到处都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现在变得干干净净,油路铺到了门口,又改了厕所、刷了墙,村里焕然一新,谁进来看着都是一片新气象。”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郭子涵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从李克强总理手中接过了奖状。“心情特别激动,也特别荣幸。特别是听到习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我为能够参与到这么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中感到骄傲和自豪。总理特别亲切,问了问我的情况,嘱咐了我好几句,并且也提到了我是女承父志,当时没有想到,总理居然也会知道我的事情。”
      面对获得的荣誉,郭子涵心里清楚,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更属于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者、参与者。而她,最想念的莫过于父亲了。“当时在台上已经是热泪盈眶了,然后走到台下,眼泪就一直忍不住地往下流,一直在想着,如果能够和父亲一起在那个会场,一起接过这份荣誉就好了。”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记者手记
      “我现在重新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位置上,每天走过他曾经走过的路,虽然看起来好像是我一个人,但是在我心里,父亲好像就在我身边陪伴着我,他给我无穷的力量,支撑我把这些事做下去。我希望把台北村建设成新农村的典范。”从郭子涵说的话,让人能感觉到:从小被父亲郭建平视为“小公主”的郭子涵,承继父亲遗志驻村一年半来,长大成熟,取得的成绩令人刮目。考研、做律师或去公检法部门就职;去北京等大城市工作,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大学毕业后的郭子涵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许多设想。让人意外的是,这位瘦弱的95后姑娘,怀揣将贫困村变成一个充满希望走向小康生活的美丽乡村的梦想,从父亲手里接过扶贫工作,驻村一个多月,就与全村109户289人相识。我想,正是因为有像郭建平、郭子涵父女这样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前赴后继为脱贫攻坚勇往直前的精神,才换回了落后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蒸蒸日上的面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3-17期

    • 第2021-03-16期

    • 第2021-03-15期

    • 第2021-03-14期

    • 第2021-03-13期

    • 第2021-03-12期

    • 第2021-03-11期

    • 第2021-03-10期

    • 第2021-03-09期

    • 第2021-03-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