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长治市上党区幸福广场东北角的“一家亲公益素食餐厅”里,负责人王建超和志愿者紧张有序地忙活着,和面、洗菜、烧水,大家分工合作动作麻利。
“今天来吃饭的老人可能会多一点,咱们赶一赶,争取多做点饭!”王建超抬起胳膊擦擦额头上的汗,不忘给大伙鼓劲。
爱心餐厅让爱传递
11点多,饭菜全部做好了,工作人员把香喷喷的炒面片一碗接一碗盛好,香味很快在餐厅内弥漫开。11点半,开饭时间一到,早已排好队的老人们,一人端一碗面坐在桌旁,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的老人腿脚不好,工作人员都贴心地端到老人面前,还不忘再送上一碗热汤。
到中午12点半,午餐时间结束,共有65位老人来就餐,5人打包。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这家餐厅自开业以来,每天都会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素食午餐。从2019年4月至今,用餐总人数51265人次,参加志愿服务的义工总人数5735人次。
负责人王建超倾尽心力,不仅让老人们在这里免费就餐,还把这里变成了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上午9点,老人们或是结伴而来,或是由子女们送来,大家坐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说说快板,到了午餐时间,再一起热热闹闹地就餐,别提多乐和了。“做公益让我很快乐,也很充实,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王建超笑着说。
2019年4月,他自筹资金6万元,在上党区相关部门支持下创办了一家亲公益餐厅。除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餐厅对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也免费开放,大家用餐结束后,可利用闲暇时间来这里做志愿者。王建超说,餐厅所需食材均由上党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这样既能保证食材绿色新鲜,也能让贫困户多一份收入。
多年来,王建超坚持做公益,还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身边很多人。在王建超的影响下,许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纷纷加入。今年72岁的五保户李双梦,从就餐受益人转变了身份,成为志愿者,累计在餐厅服务256天,可敬的是,老人将国家补发给他的拆迁款拿出1000元捐给了餐厅。
爱心凝聚汇成大河
“只要条件允许,我就会坚持帮助有需要的人。”1976年出生的王建超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三元晋永泰煤业的一名普通工作者。王建超的公益之路始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与当地贫困学生王思怡结对帮扶,两年间共资助其4800元。从此,王建超把做好事当成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2014年,他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一家亲公益协会,他个人出资注册,成为法人代表兼秘书长,后任协会党支部书记。王建超和协会的志愿者们用真情帮扶济困,用爱心传递温暖。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参加210多场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时间超过了1000个小时。
“上午的活动进行顺利吗?咱们的志愿者辛苦啦,回来我好好犒劳大伙啊!”收拾完餐厅里的物品,王建超赶紧打电话给上午在上党区贾掌镇西岭村做志愿服务的同伴们。虽然要照顾餐厅就餐的老人,不能亲自到现场,王建超还是十分惦记志愿者们在村里服务的具体情况。这次“福满黎都乡村行”雷锋志愿服务,协会有十余位志愿者在村里为60岁以上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免费理发,还进行入户服务,把雷锋精神传递到乡村里。
2014年以来,王建超除了个人长年资助好几名贫困学生外,还和其他志愿者们先后组织了多场活动,为因病致困的孩子筹集医药费;为特殊教育学校协调捐赠课桌、体育器材;为山村贫困百姓购买新衣物、棉被……如今在上党区,只要提起王建超,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同时他的爱心也换来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2020年1月,王建超被评为上党区首届道德模范;2020年5月,他又被评为长治市“劳动模范”。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对于王建超来说,这不仅仅是激励和鼓舞,更是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和担当。在王建超看来,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如果大家都能伸出一双手,就会传递一份爱,温暖一颗心,点燃一片希望。
山西晚报记者 张婉 实习生 卢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