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业就先用电动削笔器削铅笔,写错字了立马用电动橡皮擦擦掉,桌上有了铅笔屑立即用电动吸尘器吸……一轮又一轮的操作,让原本10分钟的作业,花费了20分钟的时间,这是省城市民韩女士最近遇到的孩子写作业的烦心事。她致电山西晚报热线,询问这种智能文具能否继续给孩子使用?如果长期使用是否会对孩子学习有影响?如何引导孩子,才能将智能文具的玩具属性和文具属性兼顾起来?
自动削笔器、电动橡皮擦、桌面吸尘器、萌宠计时器……这些智能文具不断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享受了便利和科技的进步,可家长却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影响:孩子分心玩智能文具,作业完成的时间延迟,家里传出电动削笔器的噪音……
3月22日、23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太原市区里的多家文具店,采访家长、学生、老师、文具店的店员及心理专家,听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文具店里 智能文具琳琅满目
23日下午,山西晚报记者随机走访了8家文具店,发现智能文具的销售主要都集中在电动削笔器、电动橡皮擦、桌面吸尘器等产品。此外,磁力吸附笔、玩偶减压本、萌宠计时器、套装铅笔帽等产品也都在售卖。
正值放学高峰期,在并州路上的一家文具店里,许多小学生三五成群地在挑选文具。据店员介绍,电动橡皮的销量比较好,普通的橡皮只要一元钱,有滚轮的橡皮是2.5元,电动橡皮因为带有电动风扇和替换芯,所以有些贵,售价9元,而比电动橡皮售价更高的则是具有可塑功能的橡皮。除此之外,吸附铅笔屑的桌面吸尘器价格也在20余元到50元不等。
坞城北街一家文具店的负责人程女士说,电动削笔刀买的人不算多,就是小学生有时候看到非得要,家长会给买。主要是因为有顾客反映说太麻烦,电池消耗有点大,用上几次就没电了,充电的会稍好一点儿,但在使用中也会有各种问题,“一般的电动削笔刀价格上比手摇款的普通削笔刀贵20余元。店里桌面吸尘器销量比较好,因为毕竟可以清理桌子上的铅笔屑。”程女士说。
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智能文具除了好玩好看以外,价格相对普通文具要高,功能越多的智能文具价格就越贵。像电动削笔刀的价格,少则五六十元,多则百余元,而带充电功能、全自动进退笔的智能电动削笔器的售价则在200余元。
山西晚报记者曾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集削铅笔、吸铅笔屑于一体的智能文具,但在走访的这8家文具店都没看到,文具店里销售的多是削铅笔、吸铅笔屑分开的文具。对此,多家文具店的负责人表示,为了增加销量,实体店里多以常见的智能文具为主。
是否选择智能文具 家长们这样说
面对琳琅满目的智能文具市场,小学生们看到新奇好玩的智能文具不管价格高低,都会央求家长购买。那家长们会如何帮孩子购买文具?山西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刘女士带着孙女走进文具店买电动橡皮和可替换笔帽。“孩子看见别人用,她就要买,孩子喜欢就给买了。”刘女士说,没有考虑过孩子是否会把文具当玩具玩的问题。汪女士则表示,智能文具也是学习用品,只要不影响孩子学习,孩子自己也能控制,如果孩子要求,她还是会买,“孩子现在上四年级,也有自主意识了,也不能管得太厉害。”
有不同想法的市民还有很多,宋女士表示坚决不会去买,她觉得智能文具还是玩占主要方面,肯定会影响孩子学习,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她认为玩具应该和文具分开。王女士也表示,学习桌上东西越少越好,那种智能文具不能常用。“孩子以前有那种两头翻转带点玩具性质的橡皮,一年级的时候就被老师没收了,老师说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就是玩手里的橡皮。”市民孙先生说,此后,他们便不再给孩子选择智能文具。
购买过智能文具,又将其收起来的家长们纷纷表示,“买了以后,我发现家里铅笔消耗都变多了。孩子一个人写作业,你就会发现,一会儿就有‘嗡嗡嗡’削铅笔的声音,写半个小时作业,铅笔就能削七八次。”“电动削笔器削出来的铅笔太尖了,容易断,不如普通的文具好用。”“我把买的电动削铅笔器和吸尘器放在客厅,孩子写完作业后,可以拿到书桌上使用10分钟,该削铅笔就削,该吸尘就吸,把桌面收拾干净。”
文具选择 实用性应放在第一位
口红橡皮、替换笔帽、可塑橡皮、电动削笔器……多种类型的智能文具很多同学都曾购买过。接受记者采访的7名小学生说,老师明确规定过不让带智能文具到学校,上课玩这些文具,老师也会没收。“老师只让带普通文具到学校去。”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说。而另外一名学生则说,奶奶给她买过,但是被妈妈给扔了,妈妈说用智能文具影响学习。
采访中,有着21年教龄的张老师说,现在文具的花样五花八门,很多已经失去了文具本身真正的含义,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孩子们喜欢这类智能文具无可厚非,这样既满足孩子们求新尝鲜的探索欲,又能和同学们有共同的话题。“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即便是没有智能文具,学生们也会分心。如果课堂上充斥电动削铅笔的声音,不仅影响课堂秩序,我们老师维持课堂纪律也要花费很长时间,更不要说提高教学质量了。”
张老师建议,家长们在选购文具时,实用性要放在第一位,毕竟文具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玩的。
对此,太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万柏林分站站长崔清华建议,在使用智能文具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文具与玩具的使用功能。崔清华说,学生们在使用智能文具过程中,把文具当成玩具是一种常见心理,这种心理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也存在,比方手机是一种通信工具,也是一种娱乐工具,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被用来娱乐的。孩子沉迷智能文具的话,家长就可以用管理玩具的方式来管理智能文具。比如说家长可以在家带头和孩子们约定一部手机使用的制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哪玩手机。孩子们使用智能文具也应该如此,比如画画的时候可以使用电动橡皮,它不仅擦得快,也可以吸附橡皮屑,还可以满足孩子玩的心理,但做作业的时候就不能允许孩子使用智能文具,因为这时候学是主要的,用智能文具就可能会分散注意力。
其次,家长也不应该完全限制孩子购买和使用,不能让孩子有自卑心理,产生别人都有而自己没有的心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区分智能文具作为玩具和作为文具的功能,引导孩子适度使用智能文具。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张玉玺 闫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