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4月1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和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山西博物院承办的“2021文化遗产大众传播论坛”,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博物馆、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高科技企业代表等近200人线上线下跨界碰撞,共同商讨“后疫情时代”的文化遗产大众传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出席,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在开幕式上致辞,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主持开幕式。
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国文博机构迅速开展“云上”展览,呈现出2000余个数字化展览,观众总浏览量超50亿人次。1500岁莫高窟邀公众为敦煌故事配音DIY,1388岁布达拉宫开启首场直播,600岁紫禁城分享线上数字展厅,诸多文博单位加速传播方式的变革,推动文物资源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展示传播和活化利用。前不久,三星堆考古现场的云直播,更是成为网络爆款。如何让文化遗产插上大众传播的翅膀,是近年来广大文博人和媒体人一直关注和实践的话题。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文化遗产大众传播”,分为“文博矩阵”“大众传媒”“传播技术”三个发言单元,相关文博单位、新闻媒体和技术企业代表参与发言和交流,分享文化遗产与大众传播有机结合的新亮点、新思路。
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表示,如何加强文化遗产大众传播研究,逐步形成独立、完整、有效的文化遗产大众传播体系,如何拓展文化遗产传播视角,更好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博物馆优势资源为依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创新性地推出后疫情时代云展览、云讲解、云文创等系列化博物馆产品,更好地给予广大受众文化熏陶和文化体验,是摆在博物馆界乃至整个文博界的一个时代命题。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很多博物馆为文物藏品插上“互联网+”的两翼,拓展“让文物活起来”的航路,一改博物馆展览的物理表象及时空局限,推出了一系列爆款、走红的文化遗产类大众传播作品,让公众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激活尘封的历史记忆。大众传播是博物馆履行社会职责、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过程。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产品,需要通过大众传播来发挥作用、实现价值。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作了主旨演讲。来自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腾讯、今日头条、快手、中国电信等机构代表,围绕云展览、文化遗产元素的数字化应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文化遗产大众传播的新趋势等各抒己见。中国文物报社与中国电信号百控股有限公司、山西博物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当天下午,部分参会嘉宾展开分组交流研讨,研讨会由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主持,来自腾讯地图、成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等的1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同时,一场以“博物馆+ N-博物馆启迪大众文化生活”为主题的直播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开,山西青铜博物馆馆长梁育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如果国宝会说话》导演崔宇、成都博物馆宣传推广部主任肖飞舸、山西青铜博物馆特邀研究员韩炳华做客直播间,与广大观众一起互动交流。
文化遗产传播方式如何创新?专家这样说
疫情后传播方式的革新,成为这次论坛的主旋律。围绕主题,国内文博单位5位知名专家进行了主旨发言,为文化遗产大众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
博物馆要听公众的“真心话”
论坛开篇,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做了《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文化遗产大众传播的基本要求》的主旨演讲。演讲一开始,他就给出了一组数据,“1998年,全国博物馆有1300多座,参观人次8000多万;2021年,全国博物馆达到了5000余座,参观人数达到了12.27亿人次。”数量的提升,对博物馆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表示,展览是博物馆当前传统的传播方式,但却缺少积极的学术评论与批评,所以他倡导博物馆要俯下身子,听公众的“真心话”,要知道公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立足传统的传播方式之后,才能进一步谈传播方式的创新,促进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
为公众提供真正的数字化服务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以《新冠疫情后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的几点思考》为题,谈到了“后疫情时代”下博物馆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变革。据他介绍,2020年4月以后,全世界大约有8.5万座博物馆在疫情期间闭馆,占到世界博物馆总数的近90%,其中近13%的博物馆会面临永久性关闭。因此,博物馆传播方式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尤其是如何将数字技术深入人心,成为时下的课题。
安来顺表示,数字技术与博物馆融合不是一种时髦,其深层次逻辑是人类共有两种基本行为:传播交流和收集储存,所以数字技术的影响一定要延伸到博物馆文化价值层面,创造一种与公众对话的全新模式。“让博物馆从单一或数个渠道变成全渠道,全面优化升级博物馆与所服务社区关系的途径。”安来顺还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数字化传播模式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博物馆人创新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与思考。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
大众传播还需要革新传播内容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从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直播热点出发,从传播学的专业角度做了题为《从三星堆新发现看文化遗产传播新格局》的精彩演讲。
段勇以三星堆考古发掘为例,谈到一系列传播途径的革新。“首先传播形式加入了VR、动漫等,让考古发掘变得更易懂。其次是接连不断的热搜话题,让三星堆的热度始终不减,形成二次甚至多次传播。”段勇认为,三星堆的“火”,正是文化遗产传播变革的一次综合体现,大众传播的革新不仅仅是传播手段的革新,更多的是传播内容的革新,好的内容才能让公众记忆犹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
新媒体为博物馆带来活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的演讲主题为《博物馆知识的社交媒体传播模式》。在演讲中,他提到博物馆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新媒体平台为博物馆带来新活力。
演讲中,宋向光分别从传统传播模式和新媒体技术传播模式的角度,对博物馆职能和价值进行了分析。他表示,现在的博物馆作为文化传统的新生态,拥有多个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舆论领袖”,还是“赋能者”,不仅要带给公众“碎片化”的知识体验,也要让不同知识背景和兴趣的参与者协同共生。其新颖的论点,深化了对文化遗产传播的认识和理解。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
博物馆要有破圈层传播理念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以《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实践》为题,谈到“后疫情时代”下博物馆文化传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他以实际案例出发,提出要以更加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博物馆文化传播内容,以创新性思维,拓展文化传播的形式。
讲座中,张元成提到了山西博物院在疫情面前提供网络服务的新模式,比如“每日一展”“两分钟看展览”等线上传播方式。但是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博物馆在面对“融合式发展”和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形势下,依然要立足本职,扩大学术成果的深度,把数字化资源采集工作做得更细致,让社会文化也参与进来。树立打破文化圈层的传播理念,让公众真正享受到文化资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