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记者蹲点

环卫工人保安师傅当上大学生活思政导师

这是大同大学的创新举措,希望能够破解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斌 通讯员 王丽芹 余致楠)近日,一场特殊的聘任大会在大同大学举行——14位来自学校后勤管理、安全保卫一线的优秀员工受聘为该校首批学生生活思政导师。
      “学生在哪里,思政的舞台就在哪里”。近年来,大同大学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工作,2020年底,校党委书记弓永华提出建立生活思政导师制度,率先从后勤、保卫部门选聘一批信得过、靠得住的优秀员工作为学生生活思政导师,充实到育人队伍中来。
      在大同大学党史学习教育蓬勃开展的热潮中,这一构想终于落地,14位后勤、保卫一线员工光荣上岗。他们中,有物业经理,有餐厅厨师,有环卫工人,有学校门卫……他们坚守在学校管理与服务一线,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的工作态度、高超的专业水平、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师生的赞誉、组织的信任,成为3万余名大同大学学子的生活思政导师。
      学校为此举行隆重的导师聘任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刘洪等代表校党委为14位导师颁发聘书。“希望我们今天的创新举措,能够破解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聘任仪式上,刘洪表示。
      环卫工李华一直从事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工作,每天早上5点多钟天不亮就进入校园工作,下班时已是繁星满天。十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暴雪狂风,他都坚守在校园环境卫生清洁的第一线,勤勤恳恳,身体力行,做着最平凡的工作却影响和感染了无数同学。4月1日,获聘生活思政导师的李华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同学们,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是光荣的!”
      “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带动感染身边的人积极向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刚刚被聘为生活思政导师的保卫部校园安保队长暴晓斌和门卫燕俊林表示:“这个荣誉对我们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们今后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与学生互为良师益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唯有寝食无忧、安全无虞,学生方能安心学习,教学方能顺利进行,学校方能平稳发展。后勤、保卫部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其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大同大学党委书记弓永华认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教师的教书育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教育是学生在课堂上和教科书中无法找到或看到的,而这些生活思政导师们的身体力行就是这种教育的“活教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4-02期

    • 第2021-04-01期

    • 第2021-03-31期

    • 第2021-03-30期

    • 第2021-03-29期

    • 第2021-03-28期

    • 第2021-03-27期

    • 第2021-03-26期

    • 第2021-03-25期

    • 第2021-03-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