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7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西以来,太原市对督察转办的群众反映问题,立行立改。4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截至4月16日,督察组共向太原市转办群众举报生态环境问题共194件,累计办结案件122件,“问题清单”正在变成“成效清单”。
四方座谈 破解工业噪声扰民“老大难”
太钢位于太原城北,是一家有着87年建厂史的大型钢铁企业,而太原恒大名都小区则于2015年建成并交付入住,是一个建有12幢楼住着3415户居民的社区。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业噪声问题,两者之间虽为紧邻,实则“冤家”。
4月7日,恒大名都小区居民向中央第一生态环保督察组反映,太钢工业噪声扰民。4月8日,太原市接到转办案件,4月9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时间对群众反映工业噪声扰民问题进行了核查,并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在小区周边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厂界处白天噪声最大值为53dB,(标准限值为65dB),夜间噪声最大值为50dB(标准限值为55dB),均未超出厂界噪声排放标准限值。
厂界噪声虽未超标,但是群众诉求无小事。4月11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邀请权威环保专家、恒大名都小区居民代表、太钢企业负责人再次对太钢厂区噪声现场进行了踏勘,并以四方座谈方式面对面召开了《太钢—恒大噪声控制设计方案》研讨会,对噪声控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最后,专家、居民代表们、太钢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噪声控制方案切实可行。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太钢方面必须立即按照控制方案进入审批程序,尽快完成治理任务。另外,要求恒大名都开发商及物业公司尽快为部分住户更换隔音窗,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
目前,太钢已对噪声影响较大的烤包器进行了拆除;恒大名都开发商已开始对部分居民户免费更换隔音窗;其他降噪整改措施也在同步进行中。
马上就办 附近居民可以开窗通风了
呛人的油烟味曾经是水西关南街15号院居民的“闹心事”。4月15日下午,眼瞅着困扰他们多时的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这里的居民露出了笑脸。
4月12日,有群众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映,水西关南街15号院旁边的纺织大厦,将紧邻该院子的房屋出租给一家名为“恋湘小镇”的饭店。该饭店在每天一日三餐营业时排出的油烟不断,味道十分呛人,人们出门时得戴口罩,还得快步走,家里门窗更不能随意开。收到整改督办通知后,迎泽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区城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立即赴现场调查。
“该饭店主营湘菜,辣椒味比较重。”参与现场核查的庙前中队中队长冉繁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原先烟道有两层楼高,且出风口方向对着居民院落,让居民们产生了不适感。”
针对该饭店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城管执法人员要求饭店一周内改造烟道,油烟净化装置由3个月清洗1次改为1个月清洗1次,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不良影响。目前,饭店正在把出风口由向西方向,调整至向上方向,并加高到居民楼顶的高度,同时清理烟道,保证出风口的通畅和清洁。烟道改造工程预计4月20日完成。
“这个院里住的基本都是老年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们反映的问题如此重视,这么快就帮助我们解决,真是太好了!”家住4号楼的蔡大爷高兴地说,看着烟道一天天在加高,满心欢喜,大家又能像以前一样开窗通风了!
管控扬尘 挂“红牌”工地禁止施工
据不完全统计,太原市区范围内有各类施工工地1000余家,由于点多面广线长,给太原春季扬尘污染控制带来极大的压力。
4月14日,本报记者先来到位于太原市体育南路与龙城大街交叉口正在进行土方作业的万马商务中心项目工地,只见1.3万平方米的施工区域满是绿网。每一辆推土机背后,都跟着一辆雾炮车。每一辆出入工地的车辆,在经过工地口的车辆清洗平台时,车辆轮胎等重点部位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杜绝了带泥上路。
位于长风街与体育路交叉口的亲贤村城中村改造太原广场项目,已进入了主体施工阶段。“虽然道路已全部硬化,但作业过程中仍难以避免产生扬尘,我们在工地的两个角布设了两台大型雾炮车,每台雾炮车射程达到了100米,另外还配备了12台小型雾炮车,这些雾炮车成为落实降尘措施的重要工具。”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杨卫国介绍。
目前,小店区对全区工地实行红、绿牌动态管理,落实“六个百分百(施工区域100%围挡、裸土及物料堆放100%覆盖、施工场地100%洒水清扫、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措施到位的挂绿牌,反之挂红牌。
“若发现绿牌工地2次扬尘污染问题或1次严重污染问题,立即调整为红牌。”小店区城乡管理执法局直属中队中队长牛延忠介绍,“小店区现有187个在建工地,其中23个工地挂红牌,意味着这些工地被禁止施工,待其整改到位并通过验收后,方可挂绿牌。”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通讯员 高岗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