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老家搞新农村建设,公公家的老房子拆了。考虑到公公在过渡房安置时期的生活很不方便,我便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但公公住到城里后并不开心,整天闷闷不乐,一日三餐随便凑合,常常一个人望着电视发呆……我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着急。
这天,我们全家去博物馆参观,看到正在展出的建筑模型,我灵光一闪:公公不是心心念念记挂着老房子吗?他总说老房子是他记忆中最温暖的家。我何不鼓励他“搭建”一幢老房子模型,走出“城市空虚症”呢?
我立即把想法说了出来。公公很犹豫:“我这老头儿搭建老房子模型,行吗?”
我拉着公公来到院子,耐心地说:“怎么不行?您看,我们平时忙着上班,一直没打理这院子,现在都成为堆放杂物的仓库了。您老年轻时不是做过木匠活吗?老家的桌子椅子都是您自己做的,多结实啊。您就以老家的平房为原型,仿造它的风格,在这里搭建一栋模型,打造一个怀旧的农家小院,怎么样?爸,我对您有信心!”
“那我试试看?”公公似乎被我说动了,眼睛瞬间亮了。
说干就干,公公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是仔细测量了院子的大小,然后询问了我们的想法,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效果图。我们一看,都伸出大拇指给他点赞。要知道,公公是个农民,没有学过设计,完全靠着自己的兴趣一点一点摸索的。然而,他自己并不满意。他摇了摇头,把图纸放在一边,又拿出A4纸画了起来。他精益求精,画了一张又一张,每次都和我们探讨,然后反复修改。最终,公公画出了自己满意的设计图。
图纸画好以后,他便开始思考相匹配的制作材料。我提议帮他网上购买。公公摆了摆手:“那多费钱,没意思。我看你们城里人现在都是快递生活,小区的垃圾站旁全都是丢弃的纸板箱、瓦楞纸、泡沫板……我就把它们作为材料‘搭建’老房子吧。”听公公说得有理,我们也就随了他。
每天吃完早饭,公公便在小区里转悠,看到合适的材料,就收集起来。有一次,公公在花园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被人丢弃的废电池和铁丝,不顾自己腰腿不灵活,硬是钻进去把它们捡了出来。
公公把拾回来的废弃物品放在院子里,一有空就对照着图纸细细琢磨,好几个小时也不见他进房门。一段时间后,公公开始动手“建造”了。他先“搭建”出老房子的样子,然后完善细节,给老房子“装门开窗”、竖起“烟囱”,最后给屋顶上色。不仅如此,他还别有心思地添加了许多装饰:绿植、晾衣杆、自行车等,甚至还有水井、篱笆、各种农具。其中,用废电池和铁丝制作而成的自行车最吸睛。公公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把老房子按1:20的比例缩小成模型,呈现在20平米的庭院里,一砖一瓦都做得非常逼真,还原了很多真实场景。
每当有邻居来串门,公公都会热情地引导客人参观小院。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知道了公公用废弃物仿造“搭建”了一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乡村平房,都来参观。大家看后大声惊叹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给他们带来了真实的回忆,并直夸公公能工巧手。社区领导听说了这事,特意登门邀请公公去街道老年大学讲座。
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公公高兴得像个孩子,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矍铄,每天乐呵呵的。他笑着说,现在的生活很充实,自己仿佛年轻了许多。
看到公公的“城市空虚症”渐渐消失,我心里也很开心。公公用旧纸箱等废弃物“搭建”老房子,不仅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而且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趣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