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个小视频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视频里,一位自闭症康复老师拿着一张张图片,一边教孩子们认识图形和字,一边训练他们的集中力。这看似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康复老师需要一遍遍地教着每个孩子。网友们感慨,相比于正常孩子的老师,陪伴“来自星星”的孩子的康复老师付出会更多。
自闭症康复老师如何陪伴这些“星星的孩子”呢?4月20日至22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太原市一家自闭症培训学校。
孩子们情况各有不同
20日15时许,山西晚报记者走进教室,教室很宽敞,布置也很温馨。教室里一共15个孩子,他们从外表上看,与常人并无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有不同。
教室第一排的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一看,桌子上已经有很多被画满圆圈的纸。一位老师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个孩子叫小威(化名),只有老师或妈妈叫他,他才有反应,其他人怎么叫他都不理,每天只是低头画圆圈。有一次,妈妈将他的画纸收走,他瞬间情绪失控,大喊大叫,直到画纸重新回到他的手里才稳定下来。
还有一个小男孩叫小鑫(化名),手里始终拿着一块毛巾,并不停地放在嘴里啃咬。照顾他的老师说,毛巾是他最喜欢的玩具,即便是妈妈也不能将他的毛巾拿开。
坐在最后一排的孩子目光呆滞,神情中还带着一丝戒备,他的嘴角常常挂着涎水,旁边的老师时不时用毛巾帮他擦拭。老师说,这个孩子除了自闭,还带有一定的暴力倾向,只有他感觉信任的人才能靠近他。如今,经过老师半年的悉心照料,他对老师也比较信任、依赖,暴力发作的次数也慢慢减少了。
这里每个孩子的症状不一,老师也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针对性地辅导和照顾。
老师需随时观察孩子
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这里的每一个老师都很忙碌,他们要不停地在教室走动,随时注意每个孩子的动向,观察他们的需求。
刘琳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她做这个工作已经6年了。她的大学专业是儿童行为心理学。“我在医院实习时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充满了的无奈和悲伤。经过治疗我们发现,一些孩子通过耐心的培养和训练,能够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是一些发现及时、治疗及时的孩子,恢复到跟常人无异也不是不可能的。能够帮助这些孩子回归到正常生活,我觉得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我的很多同事跟我一样带着对孩子满腔的爱,为他们开创了很多利于智力开发的游戏。一天下来,我们每个老师都感觉筋疲力尽,但是看到孩子们有一点进步,我们都会感到无比开心。”刘琳说。
郭欣芳老师今年49岁,是一位生活老师,与孩子们同吃同住。郭老师说:“这些孩子只是自闭,他们是有智力的,只是没有被开发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就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画画,通过画画跟孩子沟通。有的孩子喜欢剪纸,我们就通过剪纸让他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努力引导,让他们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虽然这项工作很辛苦,也常常有挫败感,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件正能量的工作,我愿意坚持下去。”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
17时许,小威的妈妈来接小威回家了。她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从怀小威到生产过程都很顺利。两岁时,我们发现孩子有些异常,他几乎不说话,即便是有需求,也只是用哭来表达。到医院检查后确诊,孩子患有自闭症。我们将孩子送到这里接受培训,现在孩子四岁了,不但学会了简单的语言,还学会跟人打招呼,他第一次跟我说‘妈妈我爱你’的时候,我哭了一晚上。虽然就这一句,而且只说了一次,但却在我们心里点起了希望的火苗。相信这里每个老师的专业,相信孩子自己的努力,也相信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刘琳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她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自闭症儿童的行动中。“每年的4月2日被定为世界自闭症日。目前,我国每68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自闭症患者。他们通过治疗、培训和耐心引导,是完全有可能走向健康的,但是仅仅依靠我们这样的机构和医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关心,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起帮助‘来自星星’的孩子们。”
山西晚报记者 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