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直通车

裹着冷空气 第五拨沙尘天气来报到

气象专家释疑今年的沙尘暴为何较往年更加频繁、强度更大

  春季气温回升,但强大的冷空气和来势汹汹的沙尘,却没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画上休止符。今年以来,我省已经遭遇五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为何受伤的总是北方?4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第五轮沙尘天气影响我省
  4月27日白天,全省晴天间多云,有4~6级、短时7级或以上西北风,大部分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最高气温:北中部及南部山区12~18℃,南部其余地区18~23℃。预报显示,28日白天到夜间:全省晴天间多云,有4~5级、短时6级或以上西北风,部分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29日早晨北部山区有霜冻。最高气温:北部12~16℃,中南部17~23℃;最低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8℃,中南部其余地区6~12℃。29日白天到夜间:全省晴天间多云,有4~5级、短时6级或以上西北风,部分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最高气温:北部14~18℃,中南部19~27℃;最低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2~5℃,中南部其余地区5~13℃。
  我省上一次遭遇扬沙是4月15日。从沙尘强度和影响范围上看,本次沙尘明显弱于上一次。原因首先是本次蒙古气旋位置偏东,移动路径上没有经过大范围沙源地,物质基础不够充分;其次,蒙古气旋及其后部的冷空气强度偏弱,大范围的强风无法顺利将沙尘吹离地面,并向更高空输送,也就是沙尘的起沙动力条件不足。造成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蒙古气旋,但由于天气系统强度、位置、移动路径的差异,总体来说此次沙尘强度、范围均弱于上次。
  春季过后,沙尘还会继续吗?
  气象专家表示,中亚地区分布有大量沙漠、戈壁等干旱半干旱地表。春季北方地区温度升高、地表解冻、土壤疏松,地理环境符合沙尘发生的条件。我国华北地区紧邻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尘源主要源自这些地区,当北方有强烈气旋或强冷空气带来大风天气系统途经沙源地时,便会在强风作用下,带来遮天蔽日的沙尘天气。
  春季过后,沙尘还会继续吗?从统计数据来看,春季是沙尘最为频发的季节(3-5月),几乎占到全年的60%至70%。从气候背景来看,春季,冷暖空气活跃,极易形成较强锋面气旋,常常带来大风天气;另外,春季沙源地地表解冻,土质疏松,在大风作用下,很容易就把地表的土或沙吹起来,从而形成沙尘天气。不过沙尘并不只是春季的特产,夏季也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只是强度不大、范围不广,所以关注度不高。
  为何今年公众感觉到沙尘暴较往年更加频繁、强度更大?气象专家表示,总体来说,今春蒙古国以及我国内蒙古一带2月中下旬以来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另外,3月以来,气旋活动明显增多,且气旋及其后部冷空气活动路径正面影响华北地区,从沙源地到华北距离短,因此大家感觉今年沙尘多、强度大,且几乎每次沙尘均给我省带来明显影响。
  沙尘天气其实是春季的一种正常天气现象,它的多寡和具体的天气系统以及下垫面等情况相关。全球气候变暖后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有利于沙尘增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去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然而,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治理,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4-27期

  • 第2021-04-26期

  • 第2021-04-25期

  • 第2021-04-24期

  • 第2021-04-23期

  • 第2021-04-22期

  • 第2021-04-21期

  • 第2021-04-20期

  • 第2021-04-19期

  • 第2021-04-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