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子夜

竹篱人家

□仇多轩

  春夏之际,走在乡间,望见竹篱人家,顿生美好情愫。竹篱旁,牵牛花、丝瓜、豆角、茶豆之类攀援而上,蝶儿纷飞,一幅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图。
  宋代杨万里诗云:“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诗人以物喻人,描摹了牵牛花娇美的情态,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春天里,牵牛花和所有的野花小草一样,春风吹又生。牵牛花开的花,颜色有蓝、红、紫、白色等等,而且整株花也是一个渐变颜色。草绿色的藤蔓上,像一根绿色长线上挂上了一排小喇叭,微风一吹,仿佛能够弹奏一串美妙的音符,引发了孩子们丰富的联想。
  小时候,孩子们看见牵牛花,经常是摘下几朵闻闻嗅嗅,把玩一番,总是奇怪这么漂亮的花儿为什么没有香味。
  啜饮朝露琼浆,芬芳紫玉簪上。牵牛花对光明心驰神往,一早盛开,中午阳光普照之后它就开始打蔫。少时,很多时候需要为大人搭把手,做些辅助性的、力所能及的农活,劳作之余,我经常注意到乡间田埂上的牵牛花,它细小的藤茎支撑着大大的花朵,雨打风吹也不泄气,柔弱中的坚强让人感慨。
  乡村篱笆间,丝瓜花一样吸引着孩童们的目光。丝瓜是农家常见的蔬菜,家家户户随意种上几棵,总是能够攀援向上,院中呈现蓬勃生机。丝瓜架下,偶有蜻蜓飞舞,停歇在丝瓜秧上,引得小孩蹑手蹑脚捕捉。
  “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其瓜大寸许,长一二尺,甚则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本草纲目》形象简洁描述丝瓜。
  农家院中的架下、围墙上生机显现,丝瓜碧绿,黄花点点,十分抢眼。丝瓜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丝瓜是居家餐桌上一道很重要的点缀,老幼皆爱之。
  而豆角、茶豆之类,深得农家主妇钟爱。常常围着院墙、竹篱点下一些籽粒,出土后,它们迎着阳光雨露,每天都显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或浅黄或青绿,令人喜之,慢慢地爬升、分蘖,开花、结果,鲜嫩的豆角、茶豆可清炒,即使错过了采摘,老了也没关系,可用来晒些干豆角、茶豆,再配肉红烧,齿颊生香。
  竹篱人家日常生活的种种美好便是如此的温馨如画。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5-19期

  • 第2021-05-18期

  • 第2021-05-17期

  • 第2021-05-16期

  • 第2021-05-15期

  • 第2021-05-14期

  • 第2021-05-13期

  • 第2021-05-12期

  • 第2021-05-11期

  • 第2021-05-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