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艺文

保大还是保小?

  在一些不靠谱的医疗剧里,经常会有医生探出头来问家属一句:保大还是保小?其实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是永远不会发生的,按照医疗原则,只要能保,肯定是保大。
  前些天的时候,我们医院来了这样一个孕产妇,25岁,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来的时候兴师动众,父母、爱人、公婆五人陪同。救护车送来的时候,爱人呼天抢地冲进来叫护士,说他们是从外地转来的,当地医院不敢接,让转到省城大医院。
  接诊医生问家属产妇有啥既往史?一家五口都说啥问题也没有。接诊医生立马提高了警惕,既然没有既往史,为啥要从市医院转过来?这不符合常规。和家属要围产本,家属说没有围产本。接诊医生拿着听诊器简单一听,心脏杂音特别厉害,再一测血压,低压120、高压180,他转头看了一眼家属,告诉他们需要送重症室,家属却说只带了1000块钱。
  接诊医生让产科医生来看,产科医生高度怀疑产妇是先天性心脏病加妊娠高血压,同时做了B超,还是前置胎盘,这对产科来说,是极高危患者,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产科医生和家属把情况交代清楚,产妇的婆婆说:你们别吓唬人,谁家还没生过个孩子,不行我们就回家生,我儿子就是在炕上生的。医生转头看产妇的丈夫和父母,但三人将头低下,不置可否。
  医生没办法,就给总值班汇报,总值班一听这情况,哪敢让走,一旦回家,基本上可以肯定会一尸两命,不能就这么出院。并且这家属一看就不是善茬儿,有其他目的也未可知。总值班只能先签字治疗,后续费用再说。完善检查后,安排给产妇做剖腹产,术前谈话时,家属拒绝签字,还是表示没钱,产科没办法只能请示医务处,再逐级上报,最后领导拍板,高危孕产妇必须全力救治,治疗费用放一放,哪怕最后找人捐款资助,也不能因为治疗不及时出问题。
  生产那天,他们全家在门口等候,当手术室给患者下了病危的时候,婆婆和丈夫像疯了一样拍打着手术室隔离门,医生出来问有啥诉求,他们说保小、保小,一定保小!医生斜瞥了一眼,都不待了理他们,就把小窗户关掉,女孩的父母在后面唯唯诺诺没有说一句话。
  还好,结局不错,母女平安。生产结束后,对孩子进行新生儿体检,儿科医生说小孩儿心脏有明显杂音,也是先天性心脏病,从那天以后,公公婆婆和丈夫再没来过医院。
  医生和产妇聊天时,产妇问,给我下病危的时候,他们要保大还是保小?医生没说话,告诉她:这种事儿,他们没权利决定。产妇追问,到底保大还是保小?医生最后无奈地告诉她:保小。
  出院的时候,别人都是一帮人陪同,产妇的父母也不在,她一个人用个粉色的小被子包着孩子进了电梯,即使这块小被子,也是同室产妇实在觉得她可怜送给她的。几天以后,急诊的保洁员在卫生间拾到了一个小孩,也包着一块同样的粉色小被,儿科医生去了一会诊,先天性心脏病。

王继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5-24期

  • 第2021-05-23期

  • 第2021-05-22期

  • 第2021-05-21期

  • 第2021-05-20期

  • 第2021-05-19期

  • 第2021-05-18期

  • 第2021-05-17期

  • 第2021-05-16期

  • 第2021-05-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