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范璐)伴随着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扬名海内外,平遥推光漆器也走进了世界的视野。27日、28日由太原市话剧团和山西省艺术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以平遥推光漆为核心的原创话剧《漆艺人生》,亮相青年宫演艺中心。观众们不仅看到了工匠精神的淬炼过程、更看到文化与国家命运的深深共融。
话剧《漆艺人生》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刚占领山西平遥讲起,一直到平遥申遗成功的第二年1998年,剧情跨度60年。全剧共分六场,它以平遥推光漆大师姚立成为切入点,以近现代平遥推光漆发展历史为基本脉络,从他的师傅鑫豊昌漆器坊白雨田师傅传授漆艺开始,讲述了三代传统手工艺人的人生经历。他们历经平遥推光漆的繁盛时期,后因日军侵略漆业发展骤然停止,直至1958年,新中国召开全国手工艺人代表大会,筹建平遥推光漆器厂,姚立成等一批匠人才又重登传承推光漆技艺的舞台。
作为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的2021年度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该剧邀请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杨昕巍导演执导,山西省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主任宋慧晶、王勇慧同杨昕巍导演共同担任此剧编剧,太原市话剧团演员刘创(饰姚立成)担任主演。为了赋予这部剧生动的灵魂,各位主创深入平遥,不仅采访了推光漆的第一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先生,还拜访了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并参观了一系列的展示厅和博物馆,深入到平遥的车间和商业街中,对大量的不同年龄层次的推光漆的从业者进行了解采访,请教专家并查阅了历史资料,才最终创作出这部戏。戏里戏外,正是因为这一批大师们的薪火相传,使得平遥推光漆发展驶入快车道,开创出了推光漆漆画工艺,为平遥推光漆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7日演出开演前,杨昕巍导演在青年宫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戏我们不仅在写平遥推光漆近现代的发展历史,也在写平遥推光漆艺人、艺术家的心灵史,更在写平遥推光漆近代在工艺上、样式上、绘画上的发展史。我想说,它不单单是在写工匠精神,而是在写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化守护的问题。”
的确,台下观众在140分钟里,通过60年的时间流转,也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历史感。山西晚报记者身旁的两位老年观众在看完戏后说:“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史,真的是和中国的近现代史联系在一起的。剧中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威逼利诱要鑫豊昌的漆器手艺人做战死日军的亡灵牌的时候,所有的手艺人宁可解散商号,甚至去死也不做此事,真是有我们的民族气节,让人感动。”
太原市话剧团一直致力于历史题材、传统文化题材的发掘和创作。此前,山西省委省政府为推广传统文化,将平遥推光漆、高平珐华器、新绛澄泥砚誉为“山西三宝”,传统文化与话剧艺术的结合,必将让更多的“宝贝”幻化出更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