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以后是不是就不让打第一针了?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出行会不会受到限制?我省使用的疫苗主要是哪几种类型?对目前的变异株是否有效……
6月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广大民众广泛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省政府特别邀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石秀萍、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侯天慧、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专家光明进行了解答。
问:6月10日以后还能否接种第一剂次的新冠疫苗?
石秀萍:为保证受种群众能够按时完成全程的接种,获得更好的免疫保护,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结合疫苗供应的实际情况,6月10日至30日,我省主要针对已经接种过第一剂次的人群集中开展第二剂疫苗接种工作,暂缓接种第一剂次。但是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如出国和其他疫情防控需要等情况,还将继续提供第一剂次疫苗接种服务。暂未接种第一剂次的人员也无须担忧,7月以后,我省会继续全面推进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的接种工作,持续提高疫苗接种人群覆盖率,请广大群众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问: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出行是否会受到限制?
石秀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基本原则接种,即使目前暂未接种疫苗,也不会对个人出行造成影响,体温正常、凭健康码绿码可以正常出行。但接种疫苗可以建立个人免疫,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同时也能为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作贡献。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内多地发生局部疫情,我们始终暴露在疫情风险之下,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是打赢疫情歼灭战的利器。6月2日起,我省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群众健康码会呈现金色注射器和金色边框,并配有“已经接种新冠疫苗”的字样。在此也呼吁大家,要积极踊跃接种疫苗。
问:我省如何保障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
侯天慧:具体来说,全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重点从三个方面来保障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
一是定点医院做好救治准备。省市县三级共确定了155所医院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也为疑似异常反应患者预留了床位。二是组建了高水平专家团队。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省市县三级成立了由2547人组成的134个医疗救治专家组,涵盖了神经内科、心血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专业。此外,11个市成立了由254名高水平专家组成的42支巡回医疗队,在各疫苗接种点开展巡回医疗工作。三是多措并举做好医疗保障。全省所有疫苗接种点,都按规定配置了应急抢救药品和设备;每个接种点至少由1名医师和1名护士驻点进行全程的医疗保障;同时统筹120急救资源,在疫苗接种方舱等重点区域安排120救护车值守,在其他接种点部署120救护车巡回,确保异常反应患者可以第一时间转运至最近的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问:目前我省使用的疫苗有哪几种?
光明:目前在我国批准附条件上市和紧急使用的疫苗有三种,分别是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我省目前使用的是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重组蛋白疫苗需要接种3剂之后才会得到最佳的免疫效果。这两类疫苗都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都达到了我国和国际上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标准,公众完全可以放心地选择任何一种疫苗来进行接种。
根据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规定,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因此,为了保证第一、二剂疫苗的有效衔接,我们要求各地进一步细化接种计划,精准测算不同剂次需求,留足周转量。合理安排第二剂次接种,确保第二剂接种的需求。
问:接种国产新冠疫苗对目前的变异株是否有效?
光明:病毒的变异一直是疫情防控,特别是疫苗研发和使用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根据相关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公布的数据看,接种国产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在交叉中和实验中,仍然能够和目前发现的流行株病毒发生良好的中和反应,应该说疫苗还是具有良好的保护性的。
另外,病毒的变异是自然发生的过程,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种变异,是因为感染者基数很大。基数越大,病毒在复制传播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就越大,自然选择筛选下来的这些毒株就比较适合传播。只要病毒的变异可控,疫苗还是可以能够持久地保护。因此我们目前要做的首先是尽快去接种疫苗,建立全民免疫屏障,把病毒生存的场所限制在很小的范围,新变异毒株出现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小。我们的相关机构和部门也在开展密切监测,包括病毒变异可能对一些检测手段特异性、灵敏度的影响等,为后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有关疫苗研发生产企业也已经做好了应对突发重大变异研发新型疫苗的准备,可以迅速地研发出针对变异株的疫苗,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接种需要。
山西晚报记者 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