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一大早,大同市平城区振华街道建设里社区,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新修的凉亭、长椅上聊天、说笑,好不惬意。近日,社区回应居民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配齐了这些便民设施,乐得老人们赞不绝口:“社区办实事,办到我们心坎上了!”
“居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推进什么。”平城区振华街道党工委创新推出党建引领下的“1330”工作法,并逐步探索出一整套规范的体制、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服务治理的一个样板。
创新工作方法 “磨亮”基层“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娴熟地拿好街道基层这根“针”,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说到底,是一个工作抓落实的问题。
“‘1’是基层党组织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3’是三类问题解决渠道,即通过‘目标上墙、问题挂牌、结果倒排’查摆问题,制定问题清单,体现完成任务、服务群众的决心;第二个‘3’是三种解决办法,即通过‘领导认领、党群会诊、责任到人’制定措施清单,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0’是最终实现‘任务兑现、问题归零、按时销号’的目标。”平城区振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齐祥宇说。
“1330”工作法整体上是一个闭环的运行体系。从党建引领开始,通过“对准目标、找准问题、理清任务”三个方向,分别对应相应的“领导认领、党群会诊、责任到人”三个过程,经过努力实现“任务兑现、问题归零、按时销号”三个结果,最终再通过党工委验收,对三种渠道收集来的居民所盼、所想所愿“一揽子”予以解决。
民生实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
振华街道梳理出185件民生实事,全部进入各级党组织的“1330”工作表中,“目标上墙、结果倒排、问题挂牌”,分门别类有序推进。
天胜雅园社区党支部在走访摸排中发现,天胜雅园小区一些居民擅自将公共绿化带“改造”为私家菜园,严重破坏了小区景观,居民反响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由振华街道党工委牵头,振华街道12345政府热线督办科室、平城区园林管理处、天胜雅园社区党支部、小区物业联合,对天胜雅园小区20多处占用绿地种植的蔬菜进行了现场走访,对破坏绿地种菜的居民进行说服教育,种菜的居民积极配合,小区绿化带恢复正在有序推进。
建设里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由于小区内没有规范设置的休闲桌椅,一些老年人下楼晒个太阳都没地方坐,导致小区内废旧沙发、破旧板凳成为老年人小区休息必不可少的“室外标配家具”,这不仅让小区形象大打折扣,而且这些物品随意搁置,还埋下了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及时与平城区民政部门联系,按照老年惠民政策,很快建设了凉亭、长廊,配置了长椅、桌凳等休闲设备设施。小区面貌悄然改变,居民们啧啧称赞。
同泉里后街污水外溢是老大难问题,由于同泉里小区系老旧小区,排污管道严重老化,污水外溢、臭气熏天。虽然社区多次协调环卫部门疏通,但过不了几天老问题就又出现了。育才社区工作人员多方走访、查原因,调动各种资源想办法,专业公司来了,市政专家来了,最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社区真正为我们着想,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居民们发自内心地称赞。
“通过‘1330’工作法的实施,振华街道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清单化,建章立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如今,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的意识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本领强了。”齐祥宇说。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邸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