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直通车

《太原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新修订《太原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实施已有半年

节约用水 高校企业市民各有妙招

  •   绿色节能先锋队,时时监督校园漏水、跑水现象;市民的节水小妙招,渗透生活点滴中;节水型器具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2020年12月,太原市相继出台《太原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新修订《太原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实施半年来成效如何?作为用水大户的高校、企业如何科学节水?市民有哪些节水妙招?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深入高校、企业、小区进行了采访。
      节约用水,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6月的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致远楼前面的路面上,有漏水,目前还在流。”“@老师,明向行逸楼的女卫生间内,一个水龙头一直在漏水。”……6月15日,在太原理工大学绿色节能先锋队微信群里,几位先锋队员先后发来几张图片和几段文字。
      “为了建立节水型高校,学校成立了由500余名学生组成的绿色节能先锋队,专门对学校教学楼、公寓、食堂、绿化用水等漏水、跑水现象进行监督。”太原理工大学动力保障中心副主任兼支部书记陈永莉作为先锋队的负责人,时刻关注着微信群里的动态。
      陈永莉介绍,高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在传播知识和文明的同时,也应成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先锋。绿色节能先锋队是太原理工大学组建的一支服务型实践型的学生团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培训、竞赛、宣传等活动,参与学校学生育人工作,搭建“绿色节能先锋队”学生育人体系。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211’和‘双一流’建设大学,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陈永莉说,目前,学校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四个校区。为积极推进节水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学校每年以“节水山西校园行动”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和志愿活动,倡导节约用水的绿色生活方式,让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与高校的学生相比,普通市民“惜水、爱水、节水”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6月16日,太原市民王华家中,阳台上各种绿植苍翠欲滴,卫生间内两只塑料桶里盛满淘米、洗菜留下的废水。
      “平日里,家里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这样花儿长得更茂盛;刷碗时,油腻的餐具先擦拭一遍再洗,会省下不少水;每天洗手、洗脸,不让水龙头一直开着,用完水一定拧紧水龙头。”说起节水小妙招,王华详细介绍着,为了节水,家里的马桶也换成了节水马桶。“如果马桶的水箱过大,尝试在水箱中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减少每次的冲水量。”王华让节水妙招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有了这些节水小妙招,王华让身边朋友、家人都养成了节水的好习惯。其实,像王华这样的节水达人,我们身边还有很多。
      雨水回收,一年可节约上万吨自来水
      在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东侧,一体化的雨水智能截污装置和加压提升泵站,竖立在校园的草坪中。
      “这个雨水回收装备,一次最多可回收800余立方米的雨水。”太原理工大学后勤保障处保障中心主任宋晓峰介绍,雨水回收后,经自动沉淀,可用作学校绿化和道路冲洒的补充水源,一年可以节约上万吨自来水。
      明向校区里,景观用水采用的是非传统水源,即校区生活等用水进入晋中市政中水处理厂后,再返回学校进行绿地喷灌。学校利用校园现有的河道进行雨水回收,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地浇灌;今年3月,学校成立了“螭首水务实习基地”,学生们利用学校供水设施设备开展校内实习,提升实习实验实操水平。
      宋晓峰解释,雨水回收项目将校园不透水路面、屋顶、广场等汇集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储存,在绿化需要时用于绿化浇灌,节省了自来水的利用。虎峪校区每年预计节水2万吨,节约资金近6万元。
      为提高学校用水管理水平,太原理工大学全面落实校园节水型器具全覆盖。如今,各个校区的公寓小便池全部更换成无水纳米小便池,年节水近3万吨;学校采用BOT合作方式,引进专业公司,对迎西、虎峪、明向校区的公共洗浴系统、浴室和学生开水房进行全方位改造,使用空气能机组热水系统和数字化刷卡洗浴系统,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使能源和水源使用大幅度降低。
      “现在,学校正在建设智慧校园能源监管体系,通过引进先进管理经验,预计3年内完成全校终端用电用水智能远传全覆盖。届时,建成后的能源监控中心,可实现能源资源运行、监控、控制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在虎峪校区,宋晓峰指着正在完善中的智慧水务平台介绍,如果想了解每个宿舍的用电量、用水量,只需打开宿舍名称,平台就会清晰地显示该宿舍近期的用电、用水明细。
      作为用水大户,大唐山西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一直坚持“节流优先、规范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指导方针,对生产现场进行节水检查,悬挂节水宣传条幅、发放节水倡议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职工节水意识,使节水理念贯彻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建设节水型城市,太原一直在行动
      2020年12月,太原市出台《太原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新修订《太原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提出一些具体的节水措施,比如,鼓励支持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设备研发。开展节水型社区、学校、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和节水型器具进企业、社区、单位、学校活动,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倡导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培养良好节水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同时还明确,投入使用的节约用水设施,未经批准不得停止使用;不得销售和使用国家、省、市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车辆清洗、园林绿化、道路清洁应当使用中水;有条件的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锅炉用水、冲厕用水、基建施工等也应当使用中水;现有各类建筑物应当按计划逐步建设中水设施。
      此前,太原市城乡管理局一直在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校园、小区)创建工作,并对第六十三中、万柏林桥西小学等5家创建单位进行了验收并命名。自2020年7月开始,太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对全市1094个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开展调查摸底,共检查用水小区516户,下达“检查通知书”十余份。截至目前,太原市节水型企业已达42家,节水型单位20家,节水型校园42家,小区47家。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近年来,太原市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倡导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节水,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全民节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6-19期

    • 第2021-06-18期

    • 第2021-06-17期

    • 第2021-06-16期

    • 第2021-06-15期

    • 第2021-06-11期

    • 第2021-06-10期

    • 第2021-06-09期

    • 第2021-06-08期

    • 第2021-06-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