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华美珐华器、失而复得珐华彩……受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邀请,6月8日下午,山西晚报小记者团走进太原市文化馆展厅,近距离感受山西三宝之一珐华器的风采,也埋下一颗传承的种子。
华夏文明看山西
一进大厅,看着一件件精致的珐华器物,小记者们不禁瞪大眼睛惊呼:“太美啦!”会场集中展示着百年琉璃、山西琉璃(苏氏)及珐华器、琉璃创新产品、太原本地紫砂制品等非遗产品100余件。
首先,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老师为小记者们介绍了何为“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山西就是拥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省!”一位小记者激动得补充道。“是啊,这位小记者说得非常好!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华夏文明看山西’之说。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
山西珐华器诞生于元代潞州、泽州、蒲州一带,它是以多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瓷器。其上承唐宋三彩余韵,因华美庄严,故以“珐华”名之,并因技艺独特蜚声寰宇,与澄泥砚、推光漆并称为山西“三宝”。
晋地琉璃遍天下
精致的蓝绿相间花瓶、古朴绚丽的琉璃仓兽……这个不大的展厅里,我们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山西。晋地琉璃遍天下,渊源于千百年来生活在山西这片热土上的琉璃匠人。其中传承不息,最具影响力的要数太原苏氏琉璃以及另外两家——阳城乔家和河津吕家。
展厅中的大部分展品来自于苏氏琉璃。苏氏琉璃发端于明万历年之前。苏家继承宋代榆次孟家井琉璃鼻祖在太原东山马庄山头村壮大起来的一个工匠家族。明清以来,苏氏工匠承接了太原和晋中地区大部分庙观、宫殿、牌楼、宝塔的琉璃构件。清嘉庆年曾是北京皇宫的琉璃瓦生产基地,并加入北京琉璃厂,成为骨干工匠。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为小记者们做专业讲解的就是太原苏氏琉璃第八代传承人苏勇军,首批太原“晋阳工匠”。“琉璃和珐华器有何区别呢,为啥一眼看去,都是蓝色的呢?”针对小记者提出的问题,苏勇军指着一件精美的珐华器讲解道:“珐华器是在釉彩中加了硝,呈芝麻纹开片,有别于普通琉璃大甲纹开片。孔雀蓝、翠绿、茄皮紫为珐华器主色调,以紫为贵。辅以青、娇黄、白等多种釉色,凸显立粉手法。用特制的工具挤出线泥构成各种图案纹络,立体感强、简洁明快。珐华器多见盘、碗、碟、香炉、文房用品、人物造像、瓶、缸、吉祥神兽等。珐华器从元到明代万历年,从釉彩配制发展到堆、贴、缕雕艺术,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的雍容华贵、色彩艳丽斑斓,创造了山西陶瓷史上的一大奇迹。”
“那为何叫‘珐华’这个名字呢?”小记者们继续提问道。“因为多用于宗教场所,也因其华美庄严,故以‘珐华’‘法华’名之,以示尊贵。”苏勇军耐心回答。小记者们仔细地记着笔记。
体验亲手上色珐华器
参观的最后环节是小记者们亲自给小花瓶上色。只见桌子上摆放着数只素白小花瓶和装有各色珐华颜料的瓶子、画笔。“珐华以陶为胎,然后像蛋糕裱花般,用特制的带管泥浆袋,挤出泥条在瓷胎表面堆出装饰。这就是‘立粉堆彩’技艺在陶瓷中的最早运用。装饰做好后,先入窑高温烧制,然后填入彩料后低温烧成。我们今天呢,是给花瓶上色,不同于你们平时用的水彩粉,珐华的颜料不易涂开,你们上色时要有耐心。”苏勇军一边讲珐华知识,一边讲着注意事项。
小记者们分工明确,你负责打底,我负责上色,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工夫,素白花瓶上出现了小花、吉祥等字样……在上色环节,果然遇到难处,珐华颜料需要先搅拌均匀,再耐心上色,这一环节着实考验了小记者们的耐力。一位小记者感慨:“今天我们不仅亲眼看到山西三宝之一的珐华器,更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了工匠们的不易,收获很多啊!”活动结束,小记者们纷纷拿着自己涂好色的作品合影留念。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