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教育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东西部学校应该手拉手共同发展

  亲切、幽默、金句频出……被称为“网红”校长的熊思东,让榆次一中的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苏州以及苏州大学的魅力。6月27日的宣讲结束后,许多同学围上来向熊思东请教问题,不少学生还专门请他签名。“特别希望能成为熊校长的学生。”一名同学拿到签名后激动地说。
  “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学来进行招生宣传,也是今年唯一一次。”解答完同学们的问题后,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接受了山西晚报记者短暂的采访,他说:“我希望向中学传递一个思路,学生的培养是一个过程,不需要太早定型,先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宽阔的学术视野,他的成长一定前景光明。”
  苏州大学特别重视学生的文化涵养
  “出发前,我就跟招办的同事说,第一站我想去过去几年为苏州大学提供优质生源的地方。”他说,来榆次一中,主要有三个原因。
  榆次一中为苏州大学提供了优质生源。今年苏州大学的毕业生中,来自榆次一中的有8人,这8名同学中,5名升入了重点学校继续深造。熊思东认为,榆次一中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全口径的,学生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苏州大学很重视学生的文化涵养。苏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苏州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城市。山西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底蕴。熊思东说:“我们希望能够由此传递出一个信号,苏州大学不仅仅关注学生在某个专业领域、某个阶段的发展,也特别看重学生的文化涵养,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山西之行,吸引更多有文化底蕴熏陶的学生加入苏州大学”。
  希望未来的基础教育能更加均衡。晋中作为山西的一个地级市,在学生的公平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特别希望未来的基础教育,是公平的、均衡的基础教育,也是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健康教育。”熊思东说,“从这几点上来说,榆次一中做得是非常好的。所以,苏州大学来榆次一中,既是感恩之旅、宣传之旅,也是请求之旅,希望这里能为苏州大学输送更多人才,也希望榆次一中能够发展得更好。”
  目前,苏州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的本科生27650人,在读的研究生近2万人,属于全国34所研究型大学之一。学校面积4000多亩,有阳澄湖校区、独墅湖校区、天赐庄校区和未来校区4个校区。天赐庄校区被网友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苏州大学现设132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同等高校中数量领先;4个国家重点学科,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门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截至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等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在优质生源基地探索贯通教育
  熊思东与山西的情缘可以追溯到37年前。1984年,熊思东考入山西医学院(现山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山西读书,在山西工作,后来又成了山西女婿,他对山西的情感别样深厚。“可以说,我的文化底蕴是在三晋大地铸就的,因此,也特别希望能为这片热土做些什么。”近些年,苏州大学不仅与山西的高校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在基础教育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
  最突出的就是优质生源基地的建设。苏州大学在山西建立了包括榆次一中在内的三个优质生源基地,使得更多学生能够顺利升入苏州大学。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基地的紧密合作,更早、更多、更深入地介入高中教育,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贯通发展。
  “我们想在包括榆次一中在内的优质生源基地,探索一种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就是把过去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方式,变成贯通式、笼统式的培养,不是把大学的知识前移到中学,而是把知识的视野、人格的境界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向前扩展。我们希望能够在融通式、贯通式的人才培养方面,苏州大学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熊思东说。
  苏州大学的夏令营、冬令营,是很多高中学子心之所向。熊思东介绍,学校会把优质生源基地的优秀学子,邀请到校园里面来,让他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感受一下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大学生活格局是什么,学长学姐是怎么学习怎么生活的,让同学们进入大学前能够对大学有个初步的了解,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目前,苏州大学是国家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下一步,苏州大学将会在优秀生源基地实行一部分的课程共享和学分共认等工作,通过在基地的先行先试,摸索规律、积累经验,然后在进行推广,为贯通式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教育资源需要更多地向中西部倾斜
  除了苏州大学的校长,熊思东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他曾多次针对中国教育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在他看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这几年,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已建成3000余所高校。其中,中央直属学校75所,超过95%的高校属于地方高校。在地方高校中,优质高校分布仍比较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教育资源需要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东部院校应该主动伸出手来,与中西部院校手拉手共同前进。我觉得这是东部地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在熊思东看来,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东部院校与中西部院校可以实现区域间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教育交流、合作,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这是苏州大学在山西建立优质生源基地的目的之一,也是苏州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熊思东说。
  熊思东认为,综合性、研究型高校还可以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培养更多有质量的教师,引导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苏州大学师范学院将扛起培养优质教师的重任,让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中西部教育事业。
  他建议,中西部的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以及中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新的创新理念,推动教育均衡、高效发展。

  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6-27期

  • 第2021-06-26期

  • 第2021-06-25期

  • 第2021-06-24期

  • 第2021-06-23期

  • 第2021-06-22期

  • 第2021-06-21期

  • 第2021-06-20期

  • 第2021-06-19期

  • 第2021-06-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