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本期“山晚帮办”推出中小学生暑期健康服务手册

  前言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中小学校的“神兽”纷纷回归家庭,家长们的“烦恼”也接踵而至。微信朋友圈里,“怎么才能在正常‘搬砖’的同时还能照顾好娃?”的话题度最高。的确,两个月的暑假里,孩子和家长都面临很多考验。但,不论怎样,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每年假期,因饮食不当、沟通不畅、看护不细等造成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及各种恶性事件屡见不鲜。
  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省城多家医院,针对假期孩子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详细解读并支招,希望家长们能够提高警惕。
  预防篇
  面对易发病症,专家支招要学会!
  支招专家:
  杜丽芳(山西省儿童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腹泻、咳嗽、中暑……暑假里,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易发病症,需要家长们多加注意。
  腹泻:夏季是儿童腹泻高发季。儿童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自身抵抗力较差,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另外,夏天容易多吃冷饮,饮食不知自节,增加了腹泻的发病率。
  专家支招: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儿童尽量避免吃易携带病菌的食物,如贝壳、螺狮等海鲜;天热多喝白开水,少吃冷饮。如果发生腹泻,家里常备药可选藿香正气水、止泻颗粒等;另外,腹泻时,也可通过推拿的方式来缓解病情,如逆时针按揉腹部、上推七节骨、按揉足三里等,每穴操作3-5分钟。
  咳嗽:儿童夏季咳嗽的诱因有很多,例如贪凉饮冷、空调屋忽冷忽热;刺激性气味、呼吸道内分泌物质等刺激呼吸道粘膜,进而引起咳嗽等。
  专家支招:屋内保持空气清新,室内禁止吸烟,在空调房要注意给孩子增添衣物。针对咳嗽,家里可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川贝枇杷糖浆、枇杷膏等;简易推拿可选按揉天突、膻中、肺俞等,每穴操作3-5分钟。
  中暑:连日来,省城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孩子因为体温调节不完善,高温环境下比成人更容易中暑。即便不外出,在通风散热条件不佳时,也可能发生中暑。中暑患者轻者会乏力、头晕,稍严重者可见脸色苍白、肢体困倦、恶心、呕吐。
  专家支招:首先将中暑的孩子移到阴凉处;用盐开水、西瓜汁、5%糖开水等补充水分;可服用一些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减轻孩子的中暑症状,必要时给一些退热药。为了预防孩子中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开窗通风,并使用电风扇或空调机调节室内温度。户外活动时,避开烈日,中午前后最好不要出门,出门时戴上太阳帽。
  特别提醒:“冬病夏治”正当时,孩子也可试试“三伏贴”。
  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理念的逐步推广,“冬病夏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三伏贴”就是其中一种。那么,孩子究竟能不能贴?贴的过程中又该注意些什么?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地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冬病夏治”对于虚寒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伏贴是中医的一种贴敷疗法,是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利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伏贴”并非成人专利,孩子也可以贴,但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具体而言,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3.泌尿系统疾病:肾病水肿、尿频、遗尿等。
  4.调理(治未病):抵抗力低下、发育迟缓、亚健康等。
  在禁忌方面,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贴敷过程中,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胶布过敏者,要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如果皮肤出现小水泡,可表面涂以甲紫(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刺破后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如果水泡体积巨大,应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
  2021年“三伏贴”贴敷时间表
  伏前贴:7月1日-7月10日(10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末伏加强:8月20日-8月29日(10天)

  急救篇
  面对突发意外,急救要点需牢记!
  支招专家:
  杜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主治医师)
  玩平衡车磕破了下巴、打篮球扭伤了脚踝、游泳时不幸溺水、逗猫时被抓了一道血印……如今,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越来越丰富,因此引发的各种意外也越来越多。每年暑假,省城各大医院接诊的这类小患者屡见不鲜,山西晚报记者特意总结了一些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提醒大家在意外发生后应该如何急救。同时,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不要等意外发生才追悔。
  外伤出血
  急救要点:如果是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如果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
  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经过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如果出血不止,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
  预防提醒:出现外伤时,家长要有预防破伤风的意识。我国已经为绝大部分儿童接种了白百破疫苗,并在11岁至12岁时再加强注射。为保证效果,建议每隔10年再注射一针破伤风疫苗。这样,只要在最后一次疫苗注射的5年内,即使孩子受到一次高危险性的外伤,比如:被狗咬了或被生锈的钉子刺伤,也不太要紧。医生在处理时,只需再注射一针预防破伤风就可以了。
  家中可备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医用胶布、创可贴、消毒棉球或棉签、抗生素软膏、剪子和镊子、碘伏和75%酒精等急救用品。
  骨折
  急救要点:如果断骨刺穿了皮肤,伤口血流不止,首先用干净的布压迫伤口止血,可以用消毒纱布固定患处。注意不要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也不要将突出伤口外的断骨塞回伤口内以免感染。
  如果折骨没有刺穿皮肤,可在受损部的两侧固定肢体,以防进一步损伤,然后急往医院骨科就诊。
  预防提醒:骨折后,打上石膏回家休息,应将患肢抬高,减少或避免患肢发生肿胀。饮食应多摄入一些含钙高的食物。骨折一年内,应去医院复查,以确保断骨复位正确,愈合良好。
  溺水
  急救要点:一旦发生溺水,应分秒必争地按照以下办法就地抢救:溺水少儿救出水面后,应立即倾倒出体内尤其是呼吸道内的积水,救护者可将少儿腹部置于自己的肩部,头在前、足在后,扛着其快步奔跑,借跑步的颤动,让溺水少儿呼吸道内的积水迅速排出。救护者可用双手举起少儿的双手边跑边颤动患儿的双手,一方面促进呼吸道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
  如果尚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将患儿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可用手掐人中穴位。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经以上处理,呼吸心跳恢复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因为还可能会出现肺部、心脏及脑的并发症,因此,应及时送医,进一步诊治。
  预防提醒:结合以往发生的案例,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发生溺水事故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游泳溺水,如私自在没有大人陪伴及没有必要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到不明水情的水域游泳溺亡;再就是失足滑落的溺水;还有就是工地、深坑积水发生的溺水等。
  父母应经常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不擅自下水施救。
  烧烫伤
  急救要点:一旦发生烫伤,可参照以下几点进行救助:
  除去热源,用水浸、水淋等方式,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烫伤后用冷水浸泡愈早,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如果隔着衣服,最好迅速用剪刀剪开。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
  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一度烫伤),可在家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即可。
  如果创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干疤,说明烫伤已经相当严重,此时千万不要弄破水泡或干疤,应尽快去医院。医院会做专业的包扎处理,并注射抗菌素或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感染。
  预防提醒:做饭时最好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抱小孩时不要抽烟、喝热水或热汤,以防打翻烟头和杯碗,伤及宝宝;喜欢洗澡和嬉水是宝宝的天性,试水温最好用肘部,并养成先放凉水再放热水的习惯;教育孩子认识火、热、电的危险性。
  动物咬伤
  急救要点:被宠物咬伤后应及时清洗伤口。
  首先,用大量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如果伤口较深,要想办法深入内部进行灌洗(如用注射器注水冲洗),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家长要记住,伤口的处理越早取得的效果越好。再者,不要包扎伤口,尽量让伤口暴露。对伤口初步处理之后,家长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注射狂犬疫苗。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使用狂犬疫苗。
  预防提醒: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夏天天气酷热,猫狗情绪不稳,容易被激怒,所以与其接触一定要小心。不熟悉的宠物,不要过分亲昵;猫、狗有领地意识,不要随意拿走它们的食物、玩具,或者做出让它感觉领地被侵占的行为;流浪宠物、大型凶猛宠物应尽量远离;有婴幼儿的家庭,要限制孩子与宠物接触;养宠物的家庭,要采取拴、关等措施,限制其活动区域。

山西晚报记者 薛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7-04期

  • 第2021-07-03期

  • 第2021-07-02期

  • 第2021-07-01期

  • 第2021-06-30期

  • 第2021-06-29期

  • 第2021-06-28期

  • 第2021-06-27期

  • 第2021-06-26期

  • 第2021-06-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